“春后銀魚霜下鱸”,古人將銀魚與鱸魚并列為魚中珍品。為讓銀魚更易銷售,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的馬學忠專司銀魚“美容”的生意,然而馬學忠等人對銀魚的二次加工卻換來鋃鐺入獄的結果。日前,經青島市城陽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馬學忠有期徒刑四年零六個月,判處其他涉案的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不等的刑罰。
瞄準商機,銀魚“美容”開始起步
馬學忠原在青島市城陽區從事海產品銷售生意。2014年,在跟朋友倒賣海產品的過程中,馬學忠偶然向朋友學會了用火堿和甲醛浸泡銀魚的“工藝”。經過浸泡的銀魚,色澤鮮艷,大小整齊,容易銷售。面對海鮮市場銀魚需求量大的實際,馬學忠瞄準了銀魚“美容”的商機。他雇用劉某等人在城陽區葦山社區建立了第一個銀魚加工點,使用工業火堿、工業甲醛浸泡銀魚銷售,銀魚“美容”事業從此起步。
躲避檢查,產銷模式幾多變更
馬學忠在第一個加工點進行生產時,銀魚的二次加工、包裝與銷售均由其生產點獨立完成??紤]到同一地點負責產銷的模式容易暴露,2015年春節前后,馬學忠在同一社區租賃了另一處廠房,將加工窩點轉移至該廠房,同時,他在海鮮市場附近租用了一處房屋作為倉庫,以實現生產、包裝的分離。馬學忠帶領劉某、馬某等人負責生產,其妻子安某在倉庫負責包裝、銷售等后續工作。
2016年,為降低被查獲的風險,馬學忠再次變更產銷策略,將生產、包裝點均轉移至乳山市一個隱蔽廠房處,而城陽區則僅作為銷售地。馬學忠帶領劉某、馬某在乳山專心生產,之后通過長途貨運的方式將“美容”后的銀魚運至城陽區,由安某、陳某負責接貨和銷售。
難逃法網,被查結局早已注定
然而“游擊”戰術終究逃不過法網,城陽區食藥監局和該區公安分局早已盯上了海鮮市場出現的毒銀魚。2016年5月31日,馬學忠的同伙陳某在城陽區接貨時被公安機關查獲,由此牽出了馬學忠在乳山的生產窩點,公安機關一舉抓獲馬學忠等5人,查獲加工中的銀魚半成品、工業甲醛、工業火堿等涉案物品。據專業機構檢測,公安機關查獲的銀魚樣品中均含有工業甲醛、工業火堿成分。
檢察機關經審查認為,工業用甲醛、工業用火堿系衛生部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屬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馬學忠等人在銀魚中加入上述兩種物質進行生產、銷售,已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遂依法對涉案6人提起公訴。
辦案檢察官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銀魚過程中,不要被銀魚靚麗的外觀所迷惑。同時警示那些欲將發財致富的歪主意打到餐桌安全上的人,莫讓一時貪念泯滅良知,切記“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
?
相關鏈接:
青島一酒駕司機見交警欲換座 又假借上廁所逃跑?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