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沙……”幾聲清脆的掃地聲,打破了海口永興鎮馮塘村清晨的寧靜。陳健鐘老人與其他三位老人一道,正在義務參與村里的保潔工作。一把簡易掃帚、一盞割膠燈,這便是陳健鐘渾身上下的所有“裝備”了。然而,僅僅依靠這兩大“裝備”,陳健鐘和他的“老年志愿保潔隊”,已經為這座已經有著400年歷史的古老村落日復一日,義務保潔超過九年。
陳健鐘老人在割除雜草。
黃春香老人在清掃落葉。
馮塘村是海口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委會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全村共有53戶,共258人,總面積2500多畝,以種植檳榔、黃皮、香蕉等經濟作物為主,是一座以發展種植業為主的村落。2015年,海口第一家橄欖鄉村主題公園——馮塘綠園正式面向游客開放,馮塘村逐漸被更多人知曉。
憶往昔:“一名衛生保潔員都沒有”
走進馮塘村,碧波蕩漾的清澈池水里,魚兒們歡快地游動,平坦的村道干凈整潔,沒有任何一點雜物,三百年樹齡的參天古榕樹傲然挺立在村口。一派寧靜和諧,宛如世外桃源。在這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背后,總能看到陳健鐘和他的“老年志愿保潔隊”的忙碌身影。拿起掃帚掃地的他手蒼勁有力,絲毫不輸年輕人。
現年79歲的陳健鐘是土生土長的馮塘人,以務農為主,膝下共有三男一女。目前他與老伴兒黃春香一起生活,家里并不愁吃穿。然而,到了該頤養天年年紀的他卻“一刻也閑不下來”。2008年,馮塘村決定創建文明生態村,由于年輕人多外出務工,村里大多以老年人和孩童居多,面對創建文明生態村這一美好藍圖,村里的現實情況卻是巷道泥濘,庭院雜亂,還存在不少衛生死角。“那時候連一名衛生保潔員都沒有。”陳健鐘說。
面對這樣的現實,已到古稀之年的陳健鐘“坐不住了”。他決定從自己做起,拿起掃帚,義務為馮塘村做一名保潔員。從此,為村里清掃落葉、撿拾垃圾、割除雜草、清洗公共健身設施,便成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擼袖干:“四人把心齊干出名堂來”
一個人的力量是終究是有限的。總面積2500多畝的馮塘村除去耕作土地、住房用地后的公共土地面積雖然不大,但保潔一整座村落對當時已經70歲高齡的陳健鐘來說依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陳健鐘決定,發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起為馮塘村創建文明生態村積累點滴力量。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帶動下,老伴黃春香與同樣是70多歲的馮在恩、吳金鳳老兩口也爽快地加入到了他的隊伍,一起為馮塘村義務保潔,“老年志愿保潔隊”的名字便在馮塘村流傳開來。
“老年志愿保潔隊”正在清掃落葉。
“要干就認真干,干出名堂來。”陳健鐘和他的“老年志愿保潔隊”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頭上戴著燈具的老人們在人群中顯得十分特別。陳健鐘說,這是割橡膠用的割膠燈。“當年割橡膠要凌晨三四點就起早去林子里割,天還沒亮看不到路,割膠燈是必須的。”如今,即將要走進歷史長河里的老物件重新被老人們再次拾起。為了讓村民們每日醒來就能看到干凈整潔的村道,老人們延續了年輕時割膠早起的習慣,凌晨三四點便起床,戴上割膠燈拿起掃帚,在路燈還未照亮的如水夜色里,將落下一整晚的葉片與風兒帶來的垃圾紙屑掃凈,讓破曉的第一縷陽光,照亮整潔的村道。
“老年志愿保潔隊”的割膠燈。
九年來,在義務保潔的勞動中,“老年志愿保潔隊”四位老人的“革命友誼”隨著時間的流逝歷久彌堅。每日凌晨起來一起勞動,已經成了互相之間不需要提醒的共識。盡管義務勞動是沒有盈利性收入的,村里只有每月200元的象征性補貼,走過九年的風雨,老人們不曾有過半句怨言與放棄。馮在恩老人說:“就算有人生病了,其他人都會主動幫生病的人多負擔一點。生病的只要還能下床,就算起得晚干得少點,都會來一起干。”
看今朝:“文明生態村全體共響應”
在“老年志愿保潔隊”的帶動下,如今馮塘村村民保護環境衛生的自覺性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看到他們這么辛苦,都不好意思亂丟垃圾了。大家都主動做好自家房前屋后的衛生,以及院落周邊巷子的衛生,響應建設文明生態村的號召。”馮塘村村民小組組長馮在福對這些年來馮塘村的點滴變化如數家珍。“特別是‘雙創’以來,鎮里先后組織愛國衛生運動環境整治活動6次,清理衛生死角,清運垃圾累計30噸。綠化美化了村中環境,提升了馮塘村整體景觀。現在,每天都有保潔員負責公共區域的衛生,做到垃圾日掃日清,干凈整潔。”
如今的馮塘村,告別了昔日的臟亂舊貌,盡顯生意盎然,文明和諧。400年歷史的老村落正煥發出年輕的光彩。四位老人都表示,自己還沒有計劃要停下來,希望用余光余熱繼續為村民服務。“雖然我們不再像年輕時候那樣利索了,但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陳健鐘說。
記者黃暉 攝影報道
(海口網6月27日訊)
?
相關鏈接:
探訪海口馮塘村 看古樸村落如何變成“世外桃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