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少量的本金,就能賺得高額的利潤,還承諾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能賺錢的“餡餅”,很可能是非法集資的“陷阱”。2016年至今,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共受理非法集資案102件,僅今年上半年就受理了40件,非法集資案在沈陽已屬高發。如何識別非法集資?如何避免誤入傳銷的陷阱?6月26日,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及時發布“非法集資20問”,教您識別身邊的騙局。本報篩選6大問題,為您提個醒。
1問:非法集資有哪些常見手段?
警方表示,常見的非法集資手段有六種:
1.承諾高額回報,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謊話;
2.編造虛假項目或訂立陷阱合同,一步步騙群眾入套;
3.混淆投資理財的概念,讓群眾在新名詞前失去判斷力;
4.裝點門面,用合法的外衣或名人效應騙取群眾信任;
5.利用網絡,通過虛擬空間實施犯罪并逃避打擊;
6.利用精神、人身強制或親情誘騙,擴大受害群體。
2問:非法集資在哪些領域多發?
警方表示,非法集資主要在六大領域較為多發。
1.房地產領域。不法分子利用群眾給予投資房產或投機獲利的心理,進行虛假低價銷售、高息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承諾售后高額返租等;
2.網絡領域。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炒“電子黃金”“電子商務”“投資資金”“虛擬貨幣”等新概念作案,有的以購買產品或發展會員為名義,通過發展“下線”獲利,有的以推銷境外準備上市的股票為由,期待上市出售獲利;
3.林業領域。不法分子打著“生態建設”的旗號,以林權證為幌子博取集資者信任,或聘請名人造勢,實現滾雪球式集資;
4.農業領域。不法分子以“響應農業政策,發展現代農業生產”為名,編制關于產品、市場、收益的神話;
5.商品銷售領域。不法分子打著高倍消費返利的旗號,銷售保健品或化妝品、啟動新產品生產線、加盟銷售等方式集資;
6.投資、理財中介等金融領域。不法分子散發傳單或利用各種手段發布廣告,大肆宣揚民間借貸,卻暗中建立資金池。
3問:非法集資案都在哪里發生?
警方表示,近年來非法集資案大多集中在沈陽市內五區,以鐵西區、沈河區、和平區居多。郊縣雖少,但時有發生,近期發案區域有從市內向郊縣擴展的趨勢。
4問:哪些人容易上當受騙?
警方表示,在非法集資案的受騙群體中,中老年人占大多數。隨著非法集資手段向互聯網金融等新領域拓展,部分白領、個體業主也有加入所謂“高額返利”投資理財、P2P等項目中貪圖小利導致上當受騙的情況。
5問:參與非法集資的風險及損失誰來承擔?
警方表示,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因參與非法集資而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
這就意味著,一旦群眾參與到非法集資中,參與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護,經人民法院執行,集資者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人自行承擔損失,而不能要求任何部門代償。
6問:如何避免參與非法集資?
警方提醒,非法集資常在繁華街道、小區、商超入口等處擺攤設點,或群發短信、電話推銷、散發傳單推介項目。市民不要被不法分子耀眼的招牌、誘人的項目、高額的注冊資本所迷惑,自覺遠離非法集資,謹慎投資提高警惕,切勿輕信“高回報、無風險”的承諾。
此外,如市民發現非法集資犯罪行為,可攜帶相關資料實名到案發地的市、區、縣公安機關經偵部門舉報。沈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唐心萌
?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警方專項整治“私彩” 搗毀17處販賣窩點
央視《今日說法》關注海口警方偵破特大制毒案
海口這個“雅賊”超市專偷茶具茶葉 已被警方刑拘
海口警方破獲4起買賣偽造證件案 查獲一批假證假公章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