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吐魯番6月21日電(記者符曉波)夏至日,素有“火洲”之稱的新疆吐魯番最高氣溫超過40攝氏度,正午地表溫度達到70攝氏度。在這里,炎熱才剛剛拉開序幕,盡管高溫難耐,卻有不少人逐熱而來。
距離吐魯番市區約20公里處,是一眼望到不到天際的荒灘戈壁。“全國各地需要接受高溫測試的產品都要拿到這里曬一曬。”滾滾熱浪中,吐魯番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調研員龍艷萍指著眼前2000余畝戈壁灘說,別小看這塊地,它可有不少“國家級”的名頭。
這里是新疆吐魯番自然環境試驗研究中心,也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干熱基準點”,還是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暴曬試驗場。
每到夏季,戈壁深處自有一番繁忙的景象。劃分成一塊一塊的園區內,玻璃、橡膠、管道、燈具、汽車座包、方向盤等上萬種產品小部件一字排開。這些產品被靜置在毫無遮擋的戶外,默默接受著的太陽的“烤驗”。人在其中,干燥的空氣令嗓子眼兒直冒火,腳穿鞋踩在地上也燙得根本站不住。
龍艷萍介紹,不同的產品抗高溫、抗腐蝕、抗干旱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暴曬的時間也長短不一,短則一年,長則達到五十年之久。“廠家定期前來收取數據,根據暴曬結果鑒定產品質量或進行產品更新換代研發。”
三面環山的吐魯番盆地干旱少雨,每年6—8月平均氣溫高于38攝氏度,高于40攝氏度的天數達到35—40天,夏季正午地面溫度可升至75攝氏度。特殊的自然環境使吐魯番成為國內外眾多材料廠家、汽車及科研院所熱區實驗的首選之地。
為此,吐魯番市巧將極端“熱資源”轉化為發展經濟的“熱引擎”,相繼建立配套實驗場與檢驗中心,使企業能夠就地實測、就地檢驗、就地產出檢驗結果,為廠家大大降低了實驗成本。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產品開發部工程師張健偉攜20多人的團隊剛剛進駐到暴曬試驗場,未來十多天里,他們將對汽車的燈具進行高溫耐熱實驗。汽車零部件有上千種,未來三個月,上海大眾其他的研發團隊還將陸續進駐這里。張健偉說,汽車零部件的高溫實驗條件非常苛刻,這里有專門供汽車零部件晾曬的封閉場所,不僅滿足高溫條件,也能很好地為產品“保密”。
龍艷萍介紹,目前,在汽車整車、零部件耐候性實驗、新產品和材料研發等眾多領域,吐魯番已形成了干熱自然環境實驗集聚效應。僅2016年夏天,共有138家企業、1400余輛車、2000多人在吐魯番試車實驗,拉動了當地賓館、餐飲、運輸、維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直接拉動吐魯番消費近8000萬元。
?
?
相關鏈接:
海口農商銀行推行“花卉寶”產品 助力綻放“美麗經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