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消息,珠江口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采自5月10日點火測試以來,到6月10日已連續產氣達31天,實現了試采工作的“滿月”記錄,日均穩產氣7000立方米。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的通報表示,截至6月10日下午,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總產氣量達到21萬立方米,平均日產6800立方米。目前產氣過程平穩,井底狀況良好,獲得各項測試數據264萬組,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又稱可燃冰的天然氣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
我國海域可燃冰調查工作起始于1999年,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率先在我國南海北部開展了前期調查。經過持續努力,我國海洋地質科學工作者于今年5月在珠江口神狐海域試采可燃冰成功。
試采工程實施項目負責人陸敬安介紹,和常規的油氣相比,它的能量密度大,而且資源量非常大。我國南海1000億噸油當量的水合物如果開發出來,夠我國使用178年。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于海峰表示,可燃冰的試采成功對我國能源發展有三方面意義。“一是成功產業化之后,將會大大提升我國能源安全保障程度,進一步降低對外依存度,進一步優化國內能源消費結構;二是綠色發展,我們一定要提供清潔能源;三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相關產業政策,引導企業進入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領域,促進油氣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這是一個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戰略性領域。”
?
?
相關鏈接:
可燃冰市場潛力巨大 逾3000萬大單追捧5概念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