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地雷行動處(UNMAS)指導排爆組開展訓練。新華網發(董永康攝)
新華網貝魯特6月6日電(董永康)中國第16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近日完成輪換部署后,立即在黎巴嫩南部的辛尼亞村投入緊張的掃雷排爆訓練,全面備戰聯合國地雷行動處(UNMAS)對人道主義掃雷和未爆物清排標準作業程序資質認證考核。
“細節決定標準,更決定生死”。掃雷排爆,極其危險,俗稱“刀尖上的舞蹈”。聯合國的掃雷標準作業程序,近13萬字,對5類崗位、13個訓練科目都有具體規范。官兵始終把“注重細節”四個字掛在嘴邊、記在心上,嚴格按照標準作業程序訓練,每個步驟、每個動作都堅持嚴抓細摳、慎之又慎。訓練場上,雷場中植被是按照不超過20厘米的標準一根根割除、覆蓋物是用小鍬和刷子一點點移除、探雷器是每隔15分鐘就重新調試。正是由于把細節重視到極致,大家都戲稱自己是聯合國的考古工作者。
掃雷操作手在聯合國地雷行動處的指導下開展訓練。新華網發(董永康 攝)
“每一類型錯誤,僅出現一次”。在訓練場,監督員、組長、副組長人手一本小筆記本,密密麻麻記著官兵在訓練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每天訓練結束后,他們都把當天出現的問題做成簡報,發給官兵,作為警示。“每個問題,僅能在訓練場出現一次”,這是他們的口號。為了更有針對性的預防問題,他們還把每個掃雷作業手的性格特點、易犯錯誤記錄在案,每次踏上雷場前,由組長逐一提醒,確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零失誤。
掃雷作業手對疑似雷區進行局部挖掘訓練。新華網發(董永康 攝)
“踏上這個地方,都從零開始”。第16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的掃雷排爆官兵,20%曾通過聯合國的資質認證考核,但一接到維和任務,他們都把以前的榮譽和成績收藏起來,一切從零開始。“掃雷和排爆的標準作業程序,隨著時間和任務的變化,都會修改完善,各個程序會逐步趨于更加安全、更加科學。以前能通過考核、能安全作業,并不代表現在也能。”掃雷監督員肖天文中尉介紹道,為了保證順利過資質認證、萬無一失上雷場,他們在國內期間就進行了兩個月的封閉式強化訓練。輪換部署到位后,還立即邀請聯合國地雷行動處來隊里“挑刺找茬”,指導部隊搞好訓練。目前,訓練有序進行,官兵信心十足,準備迎接考核、走向雷場。
掃雷作業手在組長的指導下開展雷場植被割除訓練。新華網發(董永康 攝)
?
?
?
相關鏈接:
助力海南旅游升級 海口航空旅游免稅城6月下旬開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