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最近在內蒙古農村采訪發現,一些子女的住房寬敞明亮,甚至是小樓豪宅,而父母卻蝸居在低矮破舊的老屋里。不僅農村,城鎮也存在著“兒住高樓母在矮屋”的現象,發人深思。
為人父母者皆有舐犢之情。父母為了兒女婚嫁、育子、生活體面,給子女蓋新房、買新房,寧愿自己住在舊宅老屋,也不愿讓兒女受委屈,不想給孩子“添麻煩”。有的不惜拿出養老錢,給兒女提供支持,演繹了無數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人間佳話。天下之愛莫如父母對兒女之愛,這既是人性之光輝,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兒住高樓母在矮屋”的現象存在,一方面源自父母對子女的呵護,另一方面也不乏子女對父母的過度索求。父母有把子女培養成人的責任,但沒有一輩子為子女付出的義務。對于步入成年的子女而言,心安理得做啃老族,成長路上總是妄求拼爹、拼媽,甚至只顧自己好活,不顧父母苦累,不僅有不孝之恥、失德之嫌,且有悖公序良俗。百德孝為先。對父母索求無度的人,豈能不對社會及他人有過分奢求?對父母不孝的人,豈會對他人心存真誠友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孝順父母的優良傳統。如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先從善待父母、善待家人做起,只有無數個家庭幸福和睦,社會才能文明和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