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1000元卻背負8000元債務
男子被朋友“下套”陷貸款騙局
民警提醒,已經接到多起類似報案,貸款要到正規金融機構
貸款1000元,卻莫名背負8000元的債務。5月13日,直到接到催款短信,柳州市柳江區拉堡鎮居民李國正才明白,他已經被朋友“下套”,陷入了所謂的電動車貸款騙局。
4月3日,李國正向曾經的工友王某抱怨“手頭有點緊”,王某熱情回應說,他目前從事手機、電動車分期貸款業務,可以幫其貸到錢。出于對朋友的信任,李國正當天即在王某的介紹下,到金運來大廈15樓一間沒有門牌的辦公室,辦理貸款業務。
“只能貸款1000元,5個月后本息還款1500元即可。”在王某的要求下,李國正在上交了自己的銀行卡與密碼后,當天即貸款得到1000元。
5月13日,李國正卻莫名收到一網貸公司的催款短信,要求其分18期、每期還款400多元,并提醒“惡意拖欠將被追究法律責任”。“我只貸款1000元,為何要還8000元?”李國正致電王某才知曉,王某以李國正的名義,向該網貸公司貸款購買了一臺價值3500元的電動車。王某向李國正保證說,“你只需要還1500元即可,別的債務不用管。”
“這不是拿我的頭來搖嗎?”李國正到銀行查詢得知,他上交的銀行卡4月份的確有筆3500元的貸款進賬,但已經被王某領走。而自己僅僅貸款得到1000元,卻要冒著替人還款8000元的風險。
知道被“下套”后,李國正多次要求王某現身無果。李國正屢次到金運來大廈15樓蹲點發現,該辦公室已經人去樓空。
“貸款已經逾期多天,王某也沒有按期還款的意思,我沒有還款能力,豈不是要面臨被起訴的風險。”李國正無奈之下,只能到城中派出所報警。然而,民警卻以“經濟糾紛”為由,建議其通過司法途徑維權。
“警方已經接到多起類似報案,歸根到底還是受害群眾防范意識不夠造成的。”民警提醒,類似網貸騙局都是利用受害群眾貪心、防范維權意識不夠而屢屢得逞。因此,貸款一定要到正規金融機構,不能輕易相信“天上掉餡餅”,否則就會上當受騙。
?
?
相關鏈接:
警察自創自唱一曲《中獎》 驚醒墜入騙局的老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