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發良教徒弟們理發修面
收學徒
滕大爺說,他收的學徒大多是家里沒人看管的留守兒童,有的是智力或者肢體殘障的孩子,有的是在街上晃的娃娃,“看著他們在街上沒人管,造孽得很。”
免費教
滕大爺說,他教孩子們手藝,孩子們也可以幫他的忙。他都是免費教他們,還會管吃住,每個月還要給零花錢。現在,滕大爺的學徒中已有20多個在自己開店。
滕發良今年70歲,在金堂縣淮口鎮當了一輩子理發匠,有人是他幾十年的老主顧,有年輕人說“我的胎毛就是他剪的”……老人回憶,50多年來,他收了100多個徒弟,有的是沒人看管的留守兒童,有的是智力或者肢體殘障的孩子……收徒后,滕發良免費教他們手藝,學徒在店里幫忙還管吃住、有零花錢。近日,滕發良老人剪頭發的視頻被網友發到網上后,他的事跡也引來網友紛紛點贊:“真是個正能量的人。”
七旬理發匠網上火了
被贊“正能量的人”
在金堂縣淮口鎮剪了一輩子頭發,70歲的滕發良最近在網上有點火,這源于一個拍客上傳的視頻。不到兩分鐘的視頻中,滕發良拿著工具熟練地在客人頭上、臉上走動,一邊面對鏡頭說話。
“收了一百多個徒弟。”滕發良說,學徒主要是留守兒童、沒人管的娃娃以及殘障孩子等。他表示,免費教學徒理發手藝,“每個月還會給他們錢,學徒自己當老板的已經有20多個了。”
深巷里的理發店
七旬大爺教學徒理發
5月3日下午,在當地人的引導下,成都商報記者穿過淮口鎮長長的鯉魚橋街,來到視頻中的理發店,門口豎著“滕師平頭”的招牌,下方貼著一張打印紙條:理發5元。
“今年我們漲了價,原來理發還要便宜些。”從金堂縣城辦事回來的滕發良大爺告訴記者。他今年70歲了,小時候跟師傅學了理發手藝后就開了個理發店,“14歲開始給人理發,現在年紀大了,多數時間指導一下徒弟,偶爾也親自給客人剪。”說話間,剛好有一位客人來,滕大爺戴上眼鏡,操起工具熟練地為他刮臉、剪頭發,“這幾年眼睛不是很好了。”
在他旁邊,四個學徒手里也沒閑著,洗頭、凈面、理發。小李已經在理發店待了3年了,“小時候父親進了監獄,媽媽也走了。”在嬢嬢家生活直到上完五年級,他就來到滕大爺的理發店學藝,現在已是嫻熟的理發師傅,“我還小,現在出去做工怕吃虧。”
一旁看電視發笑的娃娃,只是間或幫客人洗臉、刮胡子。他的一位“同門師兄”告訴記者,看電視的娃娃姓張,來店里學藝快兩年了,“小張的智力有點障礙。”
收了100多個徒弟
多為留守兒童、殘障孩子
說起學徒,滕大爺來了興致,“大概1965年前后,我開始收學徒。”他回憶,當時看到有娃娃在街上晃,又沒有人管,“我就問他要不要跟我學理發,對方愿意就跟著我當了學徒。”
50多年里,“我收了100多個學徒。”滕大爺介紹,每年過年自己家里很熱鬧,“他們都會來看我,有的還要來店里幫忙。”他回憶,學徒里大多是家里沒人看管的留守兒童,有的是智力或者肢體殘障的孩子,有的是在街上晃的娃娃,“看著他們在街上沒人管,造孽得很。”在他眼里,他教孩子們手藝,孩子們也可以幫他的忙。“我都是免費教他們,還會管吃住,每個月還要給他們零花錢。”這也得到了學徒們的證實:“開始的話零花錢是一兩百塊,熟練之后現在我每個月有1000多塊。”
滕大爺告訴記者,學徒中現在自己開店的就有20多個。小店不遠處的菜市里,記者見到了滕大爺的一位聾啞學徒小楊,他開了自己的店,“淮口鎮上好幾個聾啞理發師傅,都是楊師傅的徒弟。”
滕發良表示
只要有人來學藝,他就收
“現在每到暑假,就有家長把娃娃送來學手藝。”滕大爺的兒子告訴記者,家長們認為,孩子放在理發店,不但能學手藝,還有人管教,“暑假最多,中午吃飯時能坐滿兩桌人。”
“過幾天我要出去旅游了。”滕大爺告訴記者,自己剪了一輩子頭發,現在很想出去走一走,理發店則交給兒子、兒媳打理。對于理發店的未來,老人表示:“只要孩子們愿意來,我們就收。”(成都商報記者彭亮 攝影記者 陶軻)
?
?
?
?
相關鏈接:
海口飛鷹大隊4月份抓獲70名涉毒人員 破獲3起毒品案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