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一篇“北京西站騙局眾生相”的網文刷爆網絡,一場車站被騙的經歷,引來成千上萬人的關注,很多人產生共鳴:早該曝光了。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北京西站騙局背后眾生相:乘客忍氣吞聲 騙子難打擊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4-26 13:42

      北京西站:一場騙局背后的眾生相

      趕時間,舉證難,金額少,被騙乘客多“忍氣吞聲”;“騙子團伙”難區分,未“抓現行”很難打擊

    昨日,北京西站北2出口處,電子顯示屏不停地播放提醒公告。本版攝影/記者 王飛

      一篇“北京西站騙局眾生相”的網文刷爆網絡,一場車站被騙的經歷,引來成千上萬人的關注,很多人產生共鳴:早該曝光了。

      然而,在火車站廣場上,乘客與時間競賽,未必等得了辦案的合理程序;廣場上的執法人員,夜以繼日巡邏,卻永遠打擊不完隱匿在人群中的騙子。

      在時間的壓迫下,騙子瞄準慌亂的乘客,在他們眼中,火車站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壤。

      “兩三百元,騙了就騙了”,乘客的維權一次次陷入一場尷尬的“羅生門”,一篇熱門網帖,觸動了所有出入過北京西站的乘客。作為北京的窗口,北京西站,這一次真的能作出改變嗎?

      鏡頭一

      “突然襲來的陷阱”

      北京西站,從地鐵口一出來,就直接檢票進火車站候車。

      像此前很多次坐高鐵一樣,在京上班的黑龍江人李平(化名),去年10月1日回老家,計劃按上述路徑進站。

      剛出地鐵站,三四名穿著制服、帶著工作證人員,走過來攔住她,并查看火車票。

      “一開始我以為這些人是車站疏導人員,幫忙指路的。”李平回憶,當時,這些人表示,通往高鐵的站臺已經關門,需要交四五十元錢才能帶進去。

      她沒有相信,去詢問車站工作人員后發現,此前的人都是“騙子”。

      然而,很多人遇到“突然襲來的陷阱”時,并不能像李平這樣,及時發現,避免被騙。

      同一天18時許,北京某高校的學生張麗(化名),回老家蘭州。當時她是大一新生,對北京西站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在哪里取票。

      出地鐵站上電梯后,張麗看到四五名穿著整齊、佩戴工作證且標有姓名的男性,就向對方詢問。

      “他們得知我去蘭州,就說,長途啊,你怎么現在才來?當時距發車還剩一個小時,我很緊張,畢竟買到票不容易,不想錯過。”張麗說。

      這些“工作人員”告訴她,交400元,就可以開一條快速通道,錢會在她到站后一號窗口返還。

      張麗只有200元,“我當時挺著急,就讓別人轉夠錢,通過微信轉給他們。后來,另一人帶我上了電梯,幾分鐘就到了取票的地方”。

      候車時,與家人通了話,并在網上搜索后,張麗發現被騙。但急著回家,想著就當“花錢買了個教訓”,她選擇沉默。

      鏡頭二

      即將發車的時刻

      因為趕時間,張倩(化名)在北京西站著了“假工作人員”的道。

      她是廣西一名高三學生,在北京學習美術,去年11月29日,集訓結束后返回廣西。

      張倩清楚地記得,當晚9時10分許,從西站地鐵口出來,右側就是自動取票機。突然,兩名穿青色制服的“工作人員”攔住她。

      “對方好像知道我要去哪兒,說火車就要開了,還伸出手里的表指給我看,我立馬就蒙住了。”她回憶,當時列車還有50分鐘就要發車,但對方告訴自己,自助售票機在維修,無法取票。

      看到張倩驚慌了,“工作人員”隨即表示,微信轉賬600元,可以幫忙快速取票,隨后網絡會退款,到時候再還她。

      微信里沒錢的張倩,立馬叫家人轉錢過來。在此期間,一人把她引開,讓她在遠處一處建筑外等候,另一人拿她的身份證辦理取票。很快,對方還給她火車票和身份證。

      到候車廳等車時,張倩冷靜下來,才意識到被騙了。她說,事后回想,這些人都是多人合作,有的主動服務,有的售后處理。他們都穿著工作服,在取票門口外晃蕩。為什么巡查人員,對他們視而不見呢?

    北京西站北廣場,執勤民警和站內工作人員在巡視。

      鏡頭三

      報案還是不報?

      遇到騙子后,眼看離發車時間越來越近,燕俊擔心報案流程繁瑣,怕趕不上高鐵,猶豫要不要報案。

      這是3月14日7:43,距發車時間不足50分鐘。

      西站執勤人員張旭(化名)告訴她,從南廣場前往北廣場派出所,需10分鐘,如果報案就趕不車,但還是鼓勵她報案處理。

      考慮了下午的工作行程,燕俊將車票改簽為10:00出發,并到派出所報案。

      找執勤人員幫忙抓騙子后,燕俊又二次報案。最終,騙子逃脫,又擔心趕不上車,她沒有再去錄口供。“很遺憾沒抓住騙子,這或許讓其他旅客又受騙了。”

      像燕俊一樣選擇報案的,是少數。大多數旅客,因被騙金額不多,著急趕車,加上抓騙子取證難等,往往選擇“忍氣吞聲”。

      學生張潔(化名)稱,4月9日早6:20,自己到達西站,準備乘坐7:08的火車,卻在上二樓環形樓梯時,被三人攔住。“對方說,二樓不讓走,得交305元辦理退票。之后可以到窗口退還300元,剩下5元為手續費”。

      所乘火車還有半個多小時就要發車,加上當時二樓候車旅客不多,她沒多想,便用微信掃碼支付305元。

      之后,一名“保安”稱帶她去進站口。剛要走時,這名保安順著樓梯直接下樓,一溜煙就不見了。“我當時還疑惑,窗口不就在前面嗎,他為什么要下樓?”

      把情況向附近站崗的工作人員說明后,張潔得知被騙。“我當時更蒙了,那三個騙子距工作人員不過100米,居然如此明目張膽。”

      面對“騙子早已不見”沒有證據、列車15分鐘后將開著急返校,她沒有時間留下來協助調查。“我又急又氣,無奈之下,只好趕回車站二樓盡快進站。”

      鏡頭四

      執法的“羅生門”

      北京西站旅客到發人次居全國鐵路系統之首。目前,該站日均上下車旅客人數超30萬人次,高峰期,這一數字將達50萬。

      據千龍網報道,在北京西站尤其是早7時,站內售票窗口還未上班前,就會出現一些穿著與鐵路工作人員相似的人,在旅客中穿梭游走,并不時搭訕。他們通常利用旅客急切趕車的心態,以各種理由行騙。

      乘客郭女士回憶,去年冬天,自己早上6點多到達西站,一位穿制服的女性詢問發車時間。得知7時許發車,對方告訴她,自動售票大廳7點才開門,來不及取票。最終,她被騙交了800元保險費。“那個時間安保人員較少,但車站24小時運營,還希望全方面加強管理。”她說。

      自助取票機旁值班的安檢員說,騙子團伙詐騙方式很多,旅客一不小心就會受騙。團伙打扮跟普通旅客無異,有的還背著包,很難辨認。他們不時跟旅客搭訕,伺機詐騙。

      而被騙旅客中,大多是趕時間,騙子借此上前搭話,提供“幫助”,有些旅客防備心不強,就會上當。

      售票處另一名安檢員提到,車站騙子橫行多年,管理起來也難。為了防范騙子,車站設置了不少提醒措施,除巡視人員,每個售票廳還配有警察。“北京西站人流量大,騙子太多,且行為隱秘,很難抓到現行。”他直言,即便抓到,但涉及的金額不多,處罰輕,甚至有騙子被抓后拿出病歷,以生病為由脫身。

      北京西站黨委書記宋建國介紹,自2016年12月以來,共抓獲各類治安違法人員105名,刑事拘留違法嫌疑人62名。但北京西站人員相對密集,且涉及多個部門,管理上相互交叉,此外,“騙子團伙”在外觀上與普通乘客難以區分,在沒有“抓現行”情況下,很難打擊。

      除了騙子難抓,旅客不配合調查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上述安檢員稱,有旅客買不到票,找票販子買,被抓現行后卻不配合調查,稱自己是自愿。“本來能處理的案子,只好作罷”。

      新京報記者趙吉翔 李明 潘佳錕實習生 劉經宇

    ?

    相關鏈接:

    警方再次辟謠鳥巢領錢騙局 民警現場勸離受騙者
    假借“民族大業”旗幟,宣稱解凍兆億資產——透視“民族資產解凍”數億騙局背后
    別上當!海口一市民識破"民警"簽收協查公文電話騙局
    購買軟件可提升淘寶店鋪寶貝排名?騙局!
    騙局被一女子揭穿 騙子用“呼死你”報復對方

    ?

    相關鏈接:
    購買軟件可提升淘寶店鋪寶貝排名?騙局!
    騙局被一女子揭穿 騙子用“呼死你”報復對方
    別上當!海口一市民識破"民警"簽收協查公文電話騙局
    假借“民族大業”旗幟,宣稱解凍兆億資產——透視“民族資產解凍”數億騙局背后
    警方再次辟謠鳥巢領錢騙局 民警現場勸離受騙者
    [來源:新京報] [作者:劉湃]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