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4月23日新媒體專電(記者王炳坤 徐祥達)“時間要瘋狂地擠,知識要瘋狂地吸”——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在沈陽的一場讀書分享沙龍上,不少書友談到閱讀,以“瘋狂的海綿”自比。
23日上午,盡管一場久違的春雨讓人猝不及防,沈陽市許多書友還是如約而至,來到鐵西區1905文化創意園,參加由鐵西區文體局和一家民間讀書會聯合主辦的讀書分享沙龍活動。他們中有創業青年,有家庭主婦,有媒體大咖,有中小學生,大家朗誦散文,評講書籍,分享心得,相互對談……現場傾聽這場交流,記者不難理解大眾閱讀的價值所在。
沈陽市鐵西區文體局副局長曾繁偉是一名閱讀愛好者,幾年前,剛上初中的兒子性格逆反,父子難以順暢交流。從兒子愛看電視劇《亮劍》入手,曾繁偉找到作家都梁寫作的《亮劍》《狼煙北平》《榮寶齋》等書,和兒子一起誦讀。共同的興趣愛好,很快打破了父子間的僵局。
類似改變正在更多人身上發生。一上臺,沈陽樊登讀書會會長吳健開口就出人意料:“你們可能想象不到,以前我在大眾面前拿起話筒會雙手發抖。”通過組織讀書會,書友之間相互鼓勵、練習表達,現在吳健思維縝密,侃侃而談。
閱讀是孤獨的,但在互聯網時代,由閱讀構建的社群化組織,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參加沙龍的不少書友來自同一個讀書會,他們平日在網上聽書、閱讀,每到周末聚集在一起分享、學習,共同的閱讀興趣和價值取向,讓不少人成為摯交。不久前,幾名書友在讀書會發起眾籌,短短四天就籌集十多萬元興辦一家書店,見證了團隊合作的能量。
閱讀也離不開知識輸出。沙龍結束后,多位書友報名參加一場全國范圍的“講書大賽”,在燈光和攝像機前錄制節目,向網友們分享自己對一本書的理解。一位喜歡講書的中學老師說:“現在互聯網發達,我們即便不是知識的原創者,也可以做知識的傳遞者。”
鐵西區1905文化創意園在沙龍上宣布,為民間讀書組織搭建平臺,無償承辦多種讀書活動。創意園負責人徐比莉說,閱讀是人們的共同語言,以書會友、聚集人氣,園區打造的其他文化創意活動,會逐漸引發人們的關注和興趣。“在閱讀的基礎上成長,文創產業有望找到一條捷徑。”她說。
一年前,從閱讀中獲得靈感、尋得勇氣的沈陽姑娘魏思盈,毅然辭去一家企業的高管職位,創業開設了互聯網公司。她說:“書中還藏著更好的自己……”
?
相關鏈接:
政府包車推介旅游 沈陽地鐵車廂滿是視覺盛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