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濱江西帶狀公園的“靚”相,是海口實打實推進生態修復譜寫的綠色新篇章。" />
海口網4月21日消息(記者 曹馬志)20日下午,記者從海口市園林局獲悉,濱江西帶狀公園景觀提升工程目前基本完工。從“鬧心地”到深受市民點贊的城市公園,海口濱江西帶狀公園的“靚”相,是海口實打實推進生態修復譜寫的綠色新篇章。
江畔蝶變:從荒地菜地到十里“椰夢長廊”
每到休息時,市民李詩華喜歡驅車行駛在濱江路上,路邊株株筆直的椰樹一眼望不到頭,可以感受到南渡江吹來的陣陣微風。在由綠樹紅花串起的綿長的沿江景觀帶上,人們盡情徜徉。
“真沒想到,才幾年的時間,這里變化這么大。”李詩華還記得,毗鄰南渡江的濱江西路沿線相當長的路段曾一度垃圾遍地、雜草橫生、黃土飛揚,甚至還有一塊塊“私人定制”的小菜園,以及許多亂搭亂建的簡易房屋。后來,多部門聯動進行多次集中整治,南渡江沿岸市容市貌才逐步改善。隨著濱江西路景觀升級改造縱深推進,海口結合南渡江流勢打造富有海南特色的沿江景觀長廊。
“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為市民建造一個惠民,便民,高科技,親民化的現代公園。”在海口市園林部門的規劃中,將設計一個開放共享,開闊大氣,干凈美麗特質的城市綠地,讓南渡江公園成為城市地塊的綠色紐帶,造集娛樂休閑,體育健身,現代服務于一體的詩意綠廊——南渡江低碳智慧公園。
據海口市園林部門介紹,全長12.57公里的濱江西帶狀公園建設過程中,綠化部分以椰子樹為主基調,椰子樹遍布整個公園,種植數量達7至8千株,成為又一條名副其實的“椰夢長廊”。公園內還將栽植其他能體現濱海城市沿江風光的本土樹種,豐富綠化景觀層次,并搭配多種可以開花的樹種、灌木等植物品種。
景觀升級:從“點點星光”到全域美景
濱江西帶狀公園沿線確定為“六區”“一點”“一線”的景觀結構。六區分別為白沙坊公園、城市友好園、濕地公園、雙擁公園、濱水游憩活動區、生態旅游休閑區;“一點”指“斷橋沉思”景點;“一線”指堤頂慢行觀光線。濱江西帶狀公園建設分兩期進行,以防洪堤為界限,一期建設用地以江堤內綠地為主,包括堤頂慢行通道和斷橋沉思景點。其余部分為二期建設內容。
海口市公共綠化管理所副所長鄭盛斌介紹,濱江西帶狀公園一期于2011年已經建成184395.3平方米,濱江西路景觀提升工程從2016年1月開始建設,主要建設范圍是新埠橋至文明東路口(白沙坊村沿江一側)、文明東路口至瓊州大橋的中央隔離帶、鳳翔東路口以東中央隔離帶奇薈村段、鳳翔東路口以東至新大洲路的沿江一側,對這些地方進行園林綠化改造、建設堤頂道路(慢行道、自行車道)、廣場、園路、園林建筑小品、服務設施以及運動場地的建設,面積約445655.37平方米。
據介紹,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目前,濱江西帶狀公園景觀提升工程基本完工。帶狀公園,屬于海口市南渡江西岸的片區規劃中的重要景觀休閑帶,整體片區形成“一軸兩片,兩帶一園”的格局。項目周邊以二類居住用地和商業居住混合用地為主。堤頂通道寬5一8米,原來由預制水泥磚鋪砌,現設計改為現澆水泥彩繪及透水磚路面,步行與自行車分流,結合堤頂綠帶設休息區。
生態修復:從單調的江畔到城市綠色公共走廊
“提倡鄉土樹種,打造山水林田湖為一體的自然風光,”鄭盛斌說,濱江西帶狀公園的建設是為了開放綠地及濱江走廊,激活水岸及修復生態,構筑一個形態完整、功能完善的生態體系,形成一個概念明晰、連接人與自然、人與人,特征鮮明的公共濱江地帶,緊扣人文地域元素,打造生態節約環境。
在公園景觀布局中,融入地域特色文化。以其中的白沙坊段為例,該段共設門戶景觀區、休閑娛樂區、生態樂活區等三個分區。門戶景觀區突出標識性、藝術化、渡口記憶,設置多處具有鮮明特點的節點和集散廣場等;精品項目配套的休閑娛樂區,延續周邊餐飲娛樂+特色購物的用地性質,將公園與周邊精品項目滲透互融,提供休閑娛樂、精品項目配套的景觀空間與環境;此外,此段風光帶緊鄰住宅區,設置生活休閑、健身等生活配套功能節點,打造成為市民休閑的生態樂活區。
?
?
相關鏈接:
海口鳳翔街道辦工委書記何曉濤:全心全意建設濕地公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