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家訓云: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仁恕正直,是居家良法。大溪五福樓百忍圖亦說:百般千般般般要讓,忍事怕事事事不生。希望雙方能各自反省,以包容心態解決家庭矛盾。”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人民法院10日披露,該院岐嶺法庭審結了一起林某與游某離婚糾紛案件,首次將客家祖訓家規寫入判決書,并當庭向雙方當事人宣讀。據悉,這在龍巖法院系統尚屬首例。
林某和游某于2009年登記結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因游某有賭博嗜好,導致雙方經常吵架,今年2月13日,林某遂向永定法院岐嶺法庭起訴要求離婚。承辦法官受理案件后覺得雙方感情并未真正破裂,仍有挽回的余地,便多次組織雙方進行調解,但均未果,林某仍然堅持要離婚。鑒于此,承辦法官本著以和為貴的理念,判決雙方不準離婚,并在判決書文末附注法律條文前寫入林氏家訓,輔之以情真意切的語言進行說理,勸說雙方互相包容,維護家庭和睦。
“永定客家祖訓家規秉承儒家思想,蘊含豐富的團結族人、和睦鄉里、誠信守法、戒斗息訟等客家文化及法治文化,對客家人影響深遠,將其寫入判決書就是想讓生硬的法律條文與傳統道德結合起來,達到教育感化、化解矛盾糾紛的效果。”承辦此案的法官闕周平說。
自2015年10月客家家訓登上中紀委網站后,祖訓家規的社會影響力日益凸顯。永定法院以此為契機,組織法官前往土樓客家家訓館參觀,深入了解客家家訓文化,收集到轄區內41個姓氏及57對土樓楹聯包含的客家祖訓家規內容,并積極倡導法官將客家祖訓家規運用到案件的調解、審理、執行全過程,尤其是家事審判領域。
“客家祖訓家規作為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養,將祖訓家規引入審判執行工作,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審判執行新理念的創新。目前,我院正積極探索建立客家祖訓家規常態化運用制度體系,推進案件審判執行實現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機統一。”永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郭盛元如是說。(完)
?
相關鏈接:
長沙一街道辦“賴賬”八年 當地法院官微公開“追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