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3月1日,14歲的重慶云陽初一學生林森在距家800米的江水中溺亡,一同溺亡的,還有他年近70歲的外公程可福。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14歲留守少年與外公同日溺亡 疑因負氣跳江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3-22 10:16

    ????林富祥坐在江邊,他的兒子和岳父就是在這片水域溺亡的。 新京報記者 安鐘汝 攝

      3月1日,14歲的重慶云陽初一學生林森在距家800米的江水中溺亡,一同溺亡的,還有他年近70歲的外公程可福。

      他們溺亡的整個過程,沒有目擊者。

      當地官方將此定性為一場意外。林家人得到了一筆“救助款”,只是,無論是家人還是學校,都不認為該對孩子的死亡事件負責。

      溺亡

      第一個看到現場的人,是林森的父親林富祥。林富祥回憶,3月1日上午10點左右,他趕到現場時,已經看不到林森,只見岳父程可福頭朝下趴在江水里。

      林富祥三次下水,沒能把程可福與林森救上來。

      林富祥花了六千塊錢雇了漁船,下午5點左右,終于把林森和程可福的遺體打撈上來。

      林富祥說,他當時在現場看到了程可福脫在岸邊的衣服——一雙沾滿泥巴的解放鞋,藍色的衣褲。水邊,還漂著程可福的帽子。可以想象當時程可福下水的時候,脫了衣服,沒有摘下帽子。

      林森的衣服是一雙運動鞋,一條牛仔褲,一件磨掉了色的咖啡色棉衣。林森的衣服是他被打撈上來后被法醫脫掉的。

      林富祥的家在重慶云陽縣人和街道建強村,從林家到江邊堤壩,有300米,沿著堤壩走到林森落水處,有500米。那是一段近80度的陡坡,從陡坡上下到江邊,只有一條不足一尺寬的羊腸小路,行走時,要將整個身體趴在陡坡上來保持平衡。

      陡坡被一處九十度的斷崖阻斷,斷崖高15米左右,崖下就是江水匯聚的深潭。這里水深五米以上,是這個水域最險峻的地方。

      林富祥不明白,林森怎么會來到這個危險的地方,他要干什么?

      云陽街頭傳言是,林森被父母毒打了一頓后,負氣跳江,外公跟著跳江施救,雙雙溺亡。

      而當地官方的描述為:“林森與母親因言語不和負氣向河邊跑去,林森外公程可福出于關心外孫在后邊追趕,其父林富祥亦從另一條路趕去。林森在河邊奔走時不慎滑落水中,其外公前去施救未果,二人不幸溺水身亡。”

      林富祥對兩種說法都不相信,“一個14歲的孩子怎么會想到自殺?”對于外公追外孫導致其失足落水的說法,林富祥說:“假如岳父真在后面追趕,追到陡坡處,看到外孫,還會繼續把林森追到最危險的地方,外公怎么可能那么笨?”

      沖突

      林森溺亡時,林富祥夫婦剛剛從打工地成都趕回來,與林森相處不到一個小時。

      林富祥說,2月26日他接到兒子學校班主任的電話,說孩子和英語老師發生了爭執,孩子不服管,讓家人把孩子接回家。

      事發時,林森是人和中學的初一學生,人和中學是云陽縣人和街道的唯一一所初級中學。

      林森的同學張曉曉和于匆匆目擊了林森和英語老師爭執的場景。

      上述同學說,2月24日,林森在英語課下課的時候撕了英語課本,有同學就告訴了英語老師,英語老師把林森喊出教室,批評林森。上述同學描述,當時林森斜著眼睛,瞪著英語老師,一聲不吭。英語老師沒有辦法,就把情況告訴了班主任張恒平,張恒平在上課時間把林森再次喊出教室詢問,“林森還是不說話,瞪著眼睛”。

      張恒平就給林森父親林富祥打電話,讓林富祥把林森帶回家教育。張恒平說,把林森交給家長,就是因為覺得自己管束不了這個倔強的孩子。

      人和中學相關負責人認同上述說法。他說,把林森交給家長,也是出于安全考慮,怕孩子出什么問題。

      3月1日早上,林富祥與程傳美從成都趕到了家里。

      林富祥問林森學校里的事,林森低頭不語,就說不想去讀書了。早晨9點多鐘,程傳美把林森帶到江岸上的菜地里拔草,她想借著這個機會問問兒子在學校發生了什么事,勸她去學校上課。

      “勸他幾句,不到十分鐘,他就跑了。”

      程傳美說,因為地勢崎嶇,高矮不平,一個坡擋住了另一個坡,一轉眼就看不到林森了。

      程傳美給林富祥打電話,說林森跑了。

      林富祥當時正與岳父程可福在另一片田里干活,接到電話,就與程可福分頭去找。

      半小時后,林富祥看到了溺亡的祖孫。

      評價

      林富祥對林森的印象是“開朗,活潑,沒啥心事。”在他看來,他和其他孩子沒什么區別。

      林富祥的手機里,只有一張林森的照片,是今年春節時照的,林森和外公一起捧著一條魚,笑開了花。

      他記憶最深刻的是,過年回家,和林森一起打手機游戲。其他的,他記不起了,因為和孩子呆的時間不多,孩子生下來十幾年,每年就春節的時候和孩子見一面。

      外婆徐志玉對林森的評價是,“孝順,老實,聽話。”

      她說,林森一歲多剛斷了奶,女兒程傳美和女婿林富祥就到成都打工了。十二年里,林森就一直跟著她長大。

      徐志玉認為,自己的外孫可能在學校受了委屈,不然,這么聽話的孩子,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學校方面對林森的評價和林森家人的看法很不一樣。

      人和中學的一名老師描述林森,“頑皮,性格又倔。”但有關林森太多的特點,他也描述不出來,“孩子太多了,班主任也顧不過來。”

      “我甚至有些怕他。”班主任張恒平說:“每次對這孩子批評教育,他都充滿敵意。這孩子性格有些特別。”

      “其他孩子會過來主動跟老師打招呼,學習上不懂的地方會詢問,林森不怎么說話,遇到什么事都不和老師交流。”張恒平說,林森就算在教室外面遇到她,也都是低著頭,不打招呼,她主動跟林森問好,林森也總是閃爍回應一下。

      張恒平說,上學期,隔壁班的一個同學手機丟了,林森撿到了,他沒有上交老師,自己用了。張恒平知道后找林森談心,“你沒錯,你又不是偷的,但那手機不是咱們的,撿了東西應該上交的。”

      “我知道這個孩子敏感、倔強,那次和他談話小心翼翼,怕刺激到他。”

      張恒平說,當時林森不說話,眼眶里含著淚,但拳頭攥得很緊。

      人和中學每天早上有早操,別的孩子都上操了,林森有些賴床。張恒平到宿舍叫他起床,“別的同學都去鍛煉身體了,你怎么不起來呢?”

      林森窩在被窩里,不回應。“我好幾次去宿舍喊他,都沒效果,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對待這個孩子了。”

      但林森也有讓張恒平感到溫暖的地方。

      有一次,林森在作文里描述與一個朋友之間的故事:“那天,雨很大,朋友把雨傘借給了我,自己跑了。朋友被雨水淋濕,會不會感冒呢。有一天,自己沒有飯錢了,朋友把自己的飯錢給了我,我們之間的友誼永遠不會褪色。”

      張恒平說,“這個孩子內心情感很豐富。”她希望林森能把內心的這種細膩也在她面前表現出來,和她毫無保留地交流,可惜“一次都沒有。”

      “無責”

      出事之后,張恒平向校長袁興永提出辭去班主任職務,理由是,“害怕再出事”。

      張恒平半年前剛從另一個鄉鎮中學調過來,林森是她在人和中學帶的第一屆學生。

      “班里35個孩子,一半住校,住校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有8個是父母雙雙在外。”她覺得自己承擔了父母都承擔不起的責任。

      袁興永說,學校早就開始關注留守學生了,每學期都會做一次登記。對這些父母都在外的留守學生,學校要求班主任一對一地關注,找他們談心,每個月給家長打一次電話,告知家長孩子的動態。

      “但是這些孩子與父母都在身邊的孩子有明顯不同,不善交流,性格有些偏執,總讓你感覺與他們隔了一層什么。”張恒平說。

      她與林森交流多次之后,“感覺壓力越來越大,我怕孩子這樣下去會越來越糟,就希望他的親人能夠幫我一起教育這個孩子。”

      校長袁興永也表示了無奈。“面對這些孩子,學校也很尷尬,學校把家長喊過來,希望一起教育孩子,但很多家長直接說,我不求我的孩子學習多好,只要孩子不受委屈就行,不要打,也不要罵。”

      因為這種現實,袁興永定下了“妥協”的辦學理念,讓孩子們做“人中人”,“不求孩子們做人上人,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就行。”

      但即便這個“人中人”的目標,也讓他感覺到了壓力,“非常明顯,學校不管做得再好,也取代不了父母的陪伴。我不夸張地說,假如不足夠重視,這批孩子就廢了。”

      3月8日,林森和程可福下葬。

      3月3日,林富祥與人和街道辦簽訂了一份《林森、程可福意外溺水身亡救助協議》,甲方為云陽縣人和街道辦事處。協議稱林森為不慎落水身亡,在乙方自行及時安葬林森、程可福遺體后,甲方一次性救助乙方現金50000元。

      林富祥說,他是不甘心地簽了協議,因為他被告知,假如認定是林森自己跳河的,救助拿不到,林森的保險也拿不到,他擔心人財兩空。但林家人認為,孩子的死亡不是他們的責任,“交給學校剛半年,就出事了”。

      人和中學一名負責人特別強調,給林森家的50000元是救助,不是賠償,學校沒有責任,“是家長和孩子的交流出了問題。”

      林富祥告訴記者,他本來和妻子商量好了,這次回來,妻子程傳美就不走了,孩子上初中了,外公外婆帶不了,妻子就安心在家帶孩子。

      程傳美說,她這次真的不走了,要留在家里。林森還有一個妹妹要照顧。

      (文中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

    ?

    相關鏈接:

    廣西“留守少年”組團盜竊 家長趕回哭聲一片
    謊報分數跳崖擊中留守少年“痛點”
    云南文山15歲留守少年持刀傷人竟為進牢房
    河南留守少年殺害奶奶受審 視雙親如陌路
    15歲留守少年因作業沒寫完挨批后殺死奶奶

    ?

    相關鏈接:
    廣西“留守少年”組團盜竊 家長趕回哭聲一片
    15歲留守少年因作業沒寫完挨批后殺死奶奶
    河南留守少年殺害奶奶受審 視雙親如陌路
    云南文山15歲留守少年持刀傷人竟為進牢房
    謊報分數跳崖擊中留守少年“痛點”
    [來源:新京報] [作者:安鐘汝 實習生 羅仙仙] [編輯:楊雨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