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則“河南省政府發文鼓勵保險機構舉牌省內優質上市公司”的消息,再次點燃了“險資舉牌”話題的輿論熱情。但事實上,這只是河南殷盼“險資入豫”的一個落點,引導保險資金更多通過股權投資計劃、股債結合、投資基金等方式落地才是重中之重。
保險企業被地方政府奉為座上賓,已非首次。在吉林、青海等不少省份,保險資金作為當地重要的新興融資渠道之一,被寫入當地金融工作議程。逐漸“松綁”的保險資金,正成為地方融資平臺爭搶的又一塊大蛋糕。
雙贏的“買賣”
“繼續推動保險資金引進。完善與保險機構總部工作對接機制,引導保險資金更多通過股權投資計劃和股債結合等方式服務我省。鼓勵保險機構舉牌我省優質上市公司,支持法人保險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發起組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積極支持保險資金參與我省各類投資基金的發起設立。”這是河南省政府近日發布的《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實施意見》中的部分內容。
近年來,不少省份也都陸續出臺了鼓勵保險資金馳援當地經濟建設的紅頭文件。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一個個“專項保險資金運用項目對接會”爭先落地,大中型保險機構與地方政府、當地企業的簽約潮此起彼伏。
保險企業被地方政府奉為座上賓,與其投資基建范圍的持續拓寬不無關系。2016年8月1日起,新《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管理辦法》開始實施,投資范圍拓展至一切基礎設施項目,保險資金新增了對高端制造業、醫療產業的投資,同時新增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投資基礎設施項目。
上證報記者掌握的一組數據顯示,僅2016年,就有超過3000億的保險資金投向了實體經濟和民生建設領域,成為基礎設施、不動產、棚戶區改造、保障房等項目建設的重要資金提供者。馳援的模式亦多元化,主要有股權、基金、債權、股債結合、資產支持計劃等形式。截至2016年末,保險業發起設立的上述項目,已覆蓋全國30個省市區。
這是一筆雙贏的“買賣”。在地方實體經濟融資序列中,試問還有哪類資金同時兼備規模龐大、來源穩定、成本較低、期限較長等特點?保險資金的優勢顯而易見。而對于保險機構而言,投資地方大型項目尤其是有地方政府背景的項目,既可追求長期、穩定的收益,又可為自身保險業務在該地區的開展累積人脈。
實操中仍有難題待解
“由于地方融資平臺具有政經捆綁的特點,即地方融資平臺與地方政府的產業振興計劃、區域規劃相鎖定。這意味著,保險機構寄希望于從地方經濟發展中掘金,就必須要拿出真金白銀為該區域的GDP增長做出實質性貢獻的勇氣和決心。”一家保險業人士直言道。
但有保險機構反饋稱,在實際操作落地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待解。比如,從全國看,大部分保險機構對項目要求有信用增級和擔保措施,很多項目需要有AAA級信用的銀行或上市公司擔保,然而有一些省市提供的項目資質條件較差,缺乏增信措施,相關項目難以滿足保險機構對于資金安全性的要求。另外,一些省市能提供的投資項目領域較狹窄,投資方式較單一,導致保險資金的投向和選擇空間較少,也直接影響了保險資金進入這些區域市場的深度和廣度。
“上述問題可以通過地方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和措施、加大項目增信的政策扶持、拓展項目范圍、提升項目質量等方式來解決。相對而言,我們更擔心的是火熱背后的潛在風險。”多位保險業資深人士直言,由于對新型城鎮化的憧憬,在參與地方經濟建設紅利分配的誘惑下,使得眾多保險機構前赴后繼,而忽視了區域性地方債務風險逐步增加的風險。
尤其是近年來,保險資金“輸血”地方基建項目出現了地市級以下融資平臺的新跡象。一家保險資管機構內部人士分析稱,投資區域向縣級市范圍延伸,一方面說明保險資金參與城鎮化建設的逐步深入,另一方面卻折射出項目層級開始下沉,不得不警惕融資平臺風險的上升。“保監會已明確,為防范融資平臺信用風險,可投的縣級政府融資平臺必須為:平臺地處經濟較為發達、財政實力較強、信用環境良好的城市;且還款須納入縣級以上(含縣級)財政預算管理,并落實預算資金來源;同時由符合條件的銀行提供擔保,進行風險兜底。”
“當前,保險機構在參與地方融資平臺的項目中,大部分采取了相應的擔保措施,風險基本可控。”但有業內人士表示,保險機構仍需清醒地意識到,從局部地區和行業看,還存在一些區域的產業結構單一、融資能力不強、負債率較高、支柱產業產能過剩等問題,在宏觀經濟形勢或金融信貸政策出現變化的情況下,這些區域的風險值得關注。
?
?
?
?
相關鏈接:
法國警方解除國家金融檢察院炸彈警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