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一家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亞馬孫雨林中發現一種能夠發出藍綠色熒光的南美圓點樹蛙,認定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熒光蛙”。
這些研究人員來自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自然科學博物館,在13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研究報告。他們對圣菲省附近的圓點樹蛙進行觀察后發現,這種樹蛙在受到紫外線光束照射后,皮膚發出藍綠色熒光。
這種能力叫熒光性,即吸收短波光線,轉化為長波光線并放射出去。
研究人員說,圓點樹蛙是迄今發現的首類具有熒光性的兩棲動物。科研人員在樹蛙的皮膚、淋巴組織和腺體中發現3種化學熒光分子,這些熒光分子含有環狀結構和碳氫化合物鏈,是樹蛙具有熒光性的根本原因。
圓點樹蛙在熱帶雨林較為常見,它們身長約3厘米,在正常光線下全身呈棕綠色,上面布滿紅色圓點。參與這項研究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兩棲動物學家朱利安·法沃維奇直呼,此次發現令人驚訝,“我們簡直不敢相信”。
研究人員推斷,樹蛙可能利用熒光來辨識同伴。
英國《衛報》的報道認為,此次發現提出一種可能性:其他兩棲動物可能也具有熒光性,尤其是皮膚透明的兩棲動物。(王逸君)【新華社微特稿】
?
?
?
?
相關鏈接:
百鳶競海空——記泰國國際風箏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