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放爆竹搜救迷路女大學生
湘潭4名大學生“不走尋常路”在武功山迷路;救援隊提醒:學生登山要走大路
周末結伴登山是個不錯的踏青方式,尤其對于大學生來說,選擇一條“不尋常”的登山路徑,更添幾分刺激。
但是,刺激的另一面往往意味著危險。雖然“小路”有別樣的風景,但因缺乏相應的配套設施,輕則會導致迷路,重則會危及生命。
對于沒有經驗的登山者來說,最好還是選擇安全的登山路徑。
紅網長沙3月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吳和健)3月4日傍晚6點多,江西萍鄉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隊長周水根接到4名湘潭大學生的求助,稱在武功山迷路了。當時,正下著大雨,意識到情況危險的周水根立即召集10名救援隊員進山施救。3月6日上午,記者獲悉,4日午夜,救援隊已找到4名迷路女生,現在她們已安全回到學校。
“我們在武功山迷路了,可以來救我們嗎?”3月4日傍晚6點12分,周水根正準備吃晚飯,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那頭一女孩語音哆嗦地求助,稱自己是湘潭一大學的學生,和3名同學在武功山迷了路,需要救援。
當時,正下著大雨,天色也已變黑,“搞不好會出事”。在武功山腳下生活多年的周水根很明白這意味著什么,一撂下電話,他趕緊通知隊員集合。很快,10名隊員在當晚7時許趕到了武功山腳下的沈子村,清點好裝備后準備上山救援。
周水根介紹,從沈子村登頂有兩條戶外線路,一條是沿九龍山方向,一條是沿鐵蹄峰方向,但這兩條線路都不是景區線路。通過求助女生模糊的說明,加上多年在山區的經驗,周水根很快確定女生的方向,并帶領隊員往上搜索。“在出發前,我反復叮囑求助的女孩,讓她們守在原地,保持電話暢通。”
“強光頭燈、爆竹、能量補充,這些山地裝備都要隨身攜帶。”周水根說,在空曠的野外,爆竹是實施救援的好裝備。在野外,喊話或燈光照射的效果都不是很好,但爆竹聲卻可以傳很遠,只要對方聽到爆竹聲后回應,他們就可以很快找到對方。
周水根回憶,當晚他們一邊放著爆竹,一邊在山上搜索。晚上11點半左右,他再次接到女生電話,稱聽到爆竹聲了,這也讓他稍微松了口氣,半個小時后便找到了4名女生。“她們只有兩把傘,身上都淋濕了。”周水根說,事后他了解到,這4名女生是湖南湘潭某大學的學生,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結伴來武功山玩。下了火車后,聽信了一名的士司機的勸說,直接就坐車到了沈子村。武功山景區的正門離沈子村還有二三十公里,“從早上八點多就往上爬,到了天黑已經不敢再爬了”。記者吳和健
提醒
最好選擇配套完善的登山路徑
“現在的學生膽子確實大,但太缺乏戶外經驗了。”3月6日上午,周水根有點無奈地說,救援隊自去年以來一共進行了兩次救援,都是大學生。去年11月他們救助了11名在武功山迷路的長沙大學生,也是因為沒有走景區路線,導致在山上迷路。
周水根介紹,平時來沈子村的都是一些有戶外經驗的旅行者。“這些學生太缺乏戶外經驗了。”周水根說,幾名女生只帶著一些零食就敢往野外荒山闖,這非常危險。“山里地形復雜,很容易迷路。一旦到了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連呼救都成問題。”
他提醒,學生登山千萬不要“不走尋常路”,而應該選擇指示和配套都相對成熟的“大路”。
此外,出行時帶好防護裝備。水、食物以及一些日常的藥物就要準備齊全,還有手電筒、雨衣、打火機、手機等等,這些物品將會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時候的緊急救援物品。
鏈接
11名長沙大學生迷路武功山
去年11月11日下午,長沙的11名大學生在江西武功山迷路。11月12日晚上11時左右,當地民警、武功山景區管理局工作人員、當地藍天救援隊志愿者組成的救援隊伍在山中找到這11名大學生,當時距他們迷路已有27小時。
去年11月11日,長沙的11名大學生沒有選擇守在屏幕前購物,而是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當天下午,他們來到武功山,由于沒有按照景區的開放路線攀登,他們在登山途中迷路了。12日凌晨,天空下起了雨,被困的11名大學生撥打了報警電話。11月12日下午3時左右,由當地民警、武功山景區管理局工作人員、當地藍天救援隊志愿者組成的救援隊伍,分多路進山搜救,晚上11時左右,救援隊伍終于找到了這11名已疲憊不堪的大學生。
?
相關鏈接:
幫迷路老人回家為失主尋財物 海口多家派出所為民排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