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孝道為先、誠信待人、勤儉持家、正直守法……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家風家規,不僅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豐富內涵的體現,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將臺鄉明星村,就有這樣一位43歲的孝媳王玉金,提到她,村里無人不識。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網絡媒體走轉改】王玉金:23年守護殘疾婆婆傳遞孝道家風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2-16 21:35

    王玉金和她的婆婆。

      孝道為先、誠信待人、勤儉持家、正直守法……這些傳統意義上的家風家規,不僅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豐富內涵的體現,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將臺鄉明星村,就有這樣一位43歲的孝媳王玉金,提到她,村里無人不識。

      1994年,王玉金嫁到西吉縣將臺鄉明星村時,就主動照料腿腳殘疾的婆婆,來自單親家庭的王玉金和殘疾婆婆相依為命,和婆婆一起勞動,一起生活。2014年的一天,王玉金的婆婆因意外摔倒癱瘓在床,從此她便開始三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顧婆婆,撐起了家庭的重擔。她用自己的行動,向晚輩們傳遞著孝敬長輩的孝道家風,不僅給晚輩們樹立了榜樣,也感動了身邊的人。

      春節期間,記者來到將臺明星村王玉金家中,見到了這位眾人口中的好媳婦。

      婆婆是我們的榜樣

      王玉金的家,和寧夏西吉眾多農村的民居沒啥區別,不大的上房,干凈整潔,雖然屋內陳設簡單,但收拾得井井有條,一看就是勤快人家。

      十六歲那年,王玉金的婆婆馮戶戶嫁到西吉縣將臺鄉明星村,腿腳有點殘疾的她自立自強,賢惠孝順,主動照顧婆家爺爺和奶奶,一直侍奉到兩位老人相繼去世。后來,她又繼續孝順公婆,直到公婆相繼去世。幾十年來,她不卑不亢,用瘦弱的肩膀為一家人撐起了希望,傳遞了好家風。

      年輕時,王玉金的婆婆馮戶戶,還是村里有名的“接生婆”。在那個貧窮的年代,附近村里有人生小孩,都會找到馮戶戶。她有豐富的接生經驗,但凡她能幫得上忙,她一定去幫。

      一脈相承的良好家風,不僅可以決定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態度,還可以成為勉勵后輩奮發圖強,助人為樂的積極正能量。據王玉金介紹,在教育孩子方面,婆婆給他們經常言傳身教,告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在婆婆的帶動下,他們一家人從小耳濡目染了父母的德行素養,也懂得如何幫助別人孝敬長輩。

      照顧婆婆是我應盡的義務

      1994年,年輕的王玉金經人介紹嫁到了西吉縣將臺鄉明星村一組萬漢珍家里。當時,丈夫萬漢珍的家境并不好,兄妹多,生活可謂非常貧困,但王玉金沒有感到沮喪,也沒有感到不滿,而是盡心盡力照顧家人的飲食起居。

      “剛開始,丈夫還在家中幫忙,后來,為了能夠多賺一些錢,養活整個家,丈夫就跟村里人一起外出打工,而照顧家庭的重擔也就落到我一個人身上。”不過,王玉金沒有任何怨言,而是心甘情愿照顧腿腳殘疾的婆婆,每天都給婆婆穿衣、洗臉、梳頭、喂飯,精心護理,不敢有任何松懈,將婆婆照顧地無微不至。

      三年前,王玉金的婆婆意外摔倒癱瘓在床。王玉金深知婆婆是個很愛干凈的人,為了更好照顧婆婆,她就定期幫婆婆擦洗身子。天氣暖和時,王玉金就把婆婆抱到椅子上。丈夫經常不在家,只有王玉金一個人,要想挪動婆婆為其擦拭身體,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常常累得滿頭大汗,全身都濕透了,但她還是堅持每天都這樣做。因為她知道:“婆婆身體不能動,如果不經常擦拭身體,身體很快就會潰爛,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更是耽誤不得。”

      不少不認識的人都好奇地問王玉金:“你是她的閨女嗎?”因為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只有女兒才會這樣細心的照顧母親。婆婆聽到后,總是很自豪地說:“她是俺兒媳婦,比親閨女還親。”

      王玉金每天清晨三四點鐘就起來就為婆婆準備早飯,一日五餐,為了讓婆婆營養跟的上,她還千方百計的變換花樣,把稀飯、肉類打成流食來喂婆婆。她害怕燙著婆婆,就用舌尖或者手臂來試溫,感覺溫度合適才喂進婆婆嘴里;婆婆長期臥床,容易生褥瘡,她便堅持每天給婆婆勤翻身、勤擦體、勤換衣,而婆婆的床鋪也總是干干凈凈的,房內沒有任何異味,身上也沒生過痤瘡、濕疹;她還堅持為老人洗澡搓身,按摩手腳,保證老人血脈通暢。

      有一次,王玉金在搬婆婆的時候,用的勁猛了點,差一點閃了腰,但她強忍著劇痛,抱得更緊了,直到把婆婆穩穩當當地放下。三年的磨礪,纖弱的王玉金已經變成了一個臂力驚人的“大力士”。

      “婆婆是個好人,婆婆在一天,我就要盡心照顧她一天。她這輩子吃了很多苦,為了養育兒女操盡了心,現在正是享福的時候,得了這個病,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顧她,雖然很累,但這是我應該做的”。當旁人問起她三年來照顧婆婆的感受時,善良的王玉金如此說。

      傳承好家風使我們一家更幸福

      這些年來,王玉金照顧老人的時候,常常想當年婆婆應該也是這樣照顧家里老人的。她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個傳統傳下去,給孩子們做個榜樣。她常對子女說,做人一定要有孝心,照顧長輩是天經地義的事,絕不能因為累就不做。雖然王玉金只是一個農民,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她知道孝心是一個人必需擁有的品格,如果一個人連孝心都沒有,不懂得照顧長輩,那么這個人一定不會有出息。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并深深影響子女和周圍的人。

      在王玉金的影響下,她的子女也非常懂事、孝順,從小學著做家務,常常幫助媽媽照顧奶奶。王玉金說:“我一直認為,不管社會怎么變,不管人情怎么變,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家庭美德不能變。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現在好好孝敬父母、婆婆,這種觀念就能影響孩子,代代傳下去,這個家才會和睦,才會家和萬事興。 ” (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 文/圖

    抱著婆婆進屋。

    給婆婆喂飯。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福利院里的別樣母愛
    【網絡媒體走轉改】擼起袖子加油干!網媒記者比著干
    【網絡媒體走轉改】一枚小小人工晶體的“光明”使命
    【網絡媒體走轉改】廢棄年花年桔免費回收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廢棄年花年桔免費回收
    【網絡媒體走轉改】一枚小小人工晶體的“光明”使命
    【網絡媒體走轉改】擼起袖子加油干!網媒記者比著干
    【網絡媒體走轉改】福利院里的別樣母愛
    [來源:寧夏新聞網] [作者:]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