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捏的泥猴兒全是泥土本色,傳神生動,百看不厭。猴兒精,頭上功;不求形似,求神情,這就是我的訣竅。”在位于河南??h古城內的“泥猴張”工作室里,有著“鬼才泥猴張”美譽的鶴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希和正在與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講解捏“泥猴兒”的要領。
手掌大小的泥團在他手中非常的聽話,只見他放在手心搓了搓,然后用手指推、壓、按、點了幾下,不到一分鐘,一只生靈活現的猴子便出世了。原來,張希和之所以有著“泥猴張”的稱呼,因為他捏的泥猴表情逼真,深受老百姓喜愛。后來人們逐漸忘了他的名字,都稱呼他為“泥猴張”。
黃河古道從一望無際的豫北平原彎彎穿過,在??h這里積淀了千年的黃河泥土。張希和說,正是因為黃河的水哺育了??h人,黃河的泥土滋養了民間技藝“泥咕咕”,讓他的“泥猴兒”也更加具有靈性。
如今,古稀之年的張希和精力卻非常旺盛,每天忙于創作和授徒,他說,“這么多年來我的作品接了地氣,黃河的泥土饋贈我這么多,滋養了泥塑技藝,我現在聞著黃河的泥土都覺著香嘞。”
?
相關鏈接:
這5樣水果放幾天再吃:硬泥猴桃3天 青肩香蕉放2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