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快到了,雖然7天假期有3天要值班,合肥蜀山燃氣所維修班工人席維喜仍很開心。去年的這個時候,由于所在的馬鋼合肥公司煉鐵爐陸續關停,他處于半失業狀態,心里滿是擔憂。
席維喜是安徽省去產能分流安置的10萬國企職工中的一員。根據安徽省政府與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簽訂的煤炭、鋼鐵化解過剩產能責任書,安徽省需分流安置100836名職工,其中,馬鋼集團、淮南礦業集團、淮北礦業集團、皖北煤電集團四戶企業有93598名職工需要分流安置。
去年憂,今年樂
馬鋼合肥公司關停,是安徽省鋼鐵行業時間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去產能部署之一。
2015年12月5日,這個日子對于馬鋼合肥公司原職工洪蔚來說,一輩子難忘:這天,他得知所在的煉鐵爐要關停。這對在煉鐵廠工作了20多年的洪蔚來說,很難接受。洪蔚說,自己歲數大了,不像年輕人那么好找工作,小孩在上學,家庭負擔比較重,“心里比較害怕。
當時,馬鋼合肥公司不少員工情緒波動大。馬鋼合肥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徐勁松說,熟悉的工作環境、生活氛圍不存在了,新崗位上,年齡、技能優勢沒了,員工承受著巨大壓力。
隨著安置工作順利推進,2016年4月,洪蔚通過競聘上崗,被分流安置到馬鋼合肥板材廠。他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年終獎發了,我買了瓶好酒,雖然春節還沒到,但我已經感覺到年味來了。”現在,洪蔚說話聲大了,聲音中透露著歡愉。而去年春節,因為面臨下崗,他與工友一起喝悶酒。
職工先安置,干部最后走
對安置難題,安徽省通過提供公益性崗位、個性化職業指導、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等措施解決,對就業困難者予以兜底。
“職工先安置,干部最后走”。把人力資源優化與產業升級結合,保障安置工作順利推進。
安徽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副處長呂泉說,在中央現有政策基礎上,安徽省為失業人員發放求職補貼、開展一次個性化職業指導、推薦一次技能培訓,至少提供3個崗位信息;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創業補貼、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對市場渠道難就業的大齡員工托底安置。新增或騰退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零就業家庭成員。
另外,企業主體責任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安徽省人社廳牽頭建立了職工安置協調機制,相關部門參加,負責督促落實政策,支持企業內部分流,為鋼鐵企業發放穩崗補貼,通過實施內部轉崗獎勵政策,幫助職工在企業內轉崗就業。
政策實施過程中,一鋼三煤四戶國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通過培訓轉崗、協商薪酬、靈活工時等方式,穩定現有崗位,用好、用足內部退養政策。
資料顯示,安徽2016年妥善安置職工38000人。
轉崗不下崗,轉業不失業
順利做好職工安置分流,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企業擔起主體責任也很重要。
馬鋼合肥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鐘學斌說,企業以職工利益作為出發點,安置過程中,優先安置普通職工,最后再考慮干部安置。
同時激發職工的能動性、創造性也很關鍵。淮北礦業集團朔石礦業原職工梁培培就是一名自主創業的典型。在朔石礦業面臨關閉情況下,梁培培萌發了創業念頭。2015年底,梁培培離職開辦了食品店。初期,因為不懂經營,生意清淡,但她不退縮、不畏難,最終把生意做紅火了。在有關部門幫助下,她還獲得了10萬元貼息貸款,用于開辦駕校,吸納了集團公司和社會失業人員10多人再就業。
“政府企業發揮各自優勢,是我們安置成功的關鍵,”馬鋼合肥公司工會主席王文寶說,公司4800多職工,合肥市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了400多個公益性崗位,在公交集團、燃氣集團等市屬企業安排800多人就業;馬鋼集團為部分不愿離開鋼鐵行業的職工提供了800多個崗位;1700多人選擇內部退養及重疾保障,還有900多人有志于自主創業的職工,獲得了無息貸款。
“沒想到后來安置得這么好,現在板材廠效益一天比一天好。”洪蔚說,他現在每月工資4800元,比分流安置前多了1000元。如今,他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