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道上,環衛工在皮卡前方清掃,保障了安全,提高了效率。
環衛工上路作業的辛苦與安全隱患,以及相對較低的收入,始終是公眾關注的熱點。在浦口區,一手掃帚、一手簸箕掃馬路的傳統已經改變:環衛人員坐皮卡車上路,工作效率提高,安全事故也降到零,省下來的經費給環衛工加工資。據介紹,南京城管部門將在全市推廣這種新模式。
更安全 環衛工坐皮卡上路,停車到車頭前清掃
從浦口環衛所改制而來的浦口區浦誠環衛公司,負責城鎮區的環衛保潔,包括江北新區核心區的41條道路、近300多萬平方米。從2016年開始,浦誠環衛啟動精細化管理改革,不僅投用近200輛機械化設備,更強調“人機”之間的協作。
揚子晚報記者注意到,協作首先保障了作業安全。以往環衛工在非機動車道上步行清掃,時有交通安全事故發生。而2016年開始,浦誠的環衛工,只要清掃機動車道,就坐皮卡車上路。環衛工一般坐在副駕上,掃帚垃圾桶等設備裝在車后。上路后,沿著最右車道走,如果發現前方有垃圾,立即停車,環衛工到車頭前方進行清掃作業,同時司機打開雙閃燈和車頂LED提示牌,并在車后方路面上放置錐桶。
浦誠環衛總經理張勇介紹,2016年,除了一輛皮卡被追尾,在機動車道上作業的環衛工沒遭遇一起安全事故。
更高效 人行道只掃不清,機械跟在后面吸垃圾
這種坐皮卡車上路的方式,又被稱為“快撿”,以車代步,明顯提高了作業效率。負責綠水灣路保潔工作的環衛工王月山告訴記者,原來保潔這條全長近2公里的道路,需要兩個班組10個人,來回清掃一遍至少2個小時,但是坐上皮卡后,只要2名保潔員,周期縮短到30分鐘。
而在非機動車道上,環衛工們坐電動自行車;人行道上,環衛工保持步行。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在浦口負責清掃人行道的環衛工,只拿掃帚,不帶簸箕,只掃不清。這并非怠工,而是環衛工們把落葉等各類垃圾掃成類似一條直線,斜后方的小型洗掃車跟在后面,隨即把地面上的垃圾吸進“肚子”里。
“我們把精細化考慮到每一個動作上,盡可能提高效率。”張勇介紹,以浦口主城商業區的鳳凰大街為例,按傳統方式,需要作業人員20人,電動三輪保潔車6輛;人機協同后,只需要保潔員13人,電動保潔車、新型機掃車共4輛。
更省錢 省下的錢加工資,環衛工月收入4115元
由于作業效率提高、用工減少、成本降低,浦誠環衛將結余的經費給環衛工加工資。具體來說,通過“星級評比”,對保潔員、駕駛員的工作形象、狀態、道路清掃質量、快速撿拾響應速度、工作狀態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定,參評的保潔員、駕駛員的工資與星級掛鉤。
據統計,2016年浦誠環衛的一線職工工資及保險待遇比去年同比增長26%,達到4115元,“有的評上星級的班組長年薪超過6萬元的也比比皆是。”張勇說。
南京市城管局環衛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浦口區通過大數據分析,讓每個環衛工發揮出最大的保潔效果;通過智能化管理,解決了環衛機械化作業車輛“窩工”而浪費人力物力的現象。“下一步,我們希望各區結合自己的實際,創新工作方法,利用環衛精細化管理,提效率降成本。”
?
?
相關鏈接:
赤腳清理污染路面泥土 海口環衛工人獲市民點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