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史瑞麗 通訊員林先鋒
1月4日下午,瓊山區甲子鎮瓊星村委會沙田村的陳香媛剛放牛回來,盡管每次放牛都要去村外較遠的地方,但她覺得一點兒也不辛苦,看著牛兒吃飽,自己就十分開心。2016年10月份,政府產業幫扶給他家送來了5頭牛,4只羊,這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讓頂著多年“貧困帽”的她覺得生活一下子有了盼頭。
實施整村推進精準扶貧
陳香媛告訴記者,家里孩子多,丈夫王傳忠和她兩個人都是靠種地和打零工謀生,以前覺得生活沒什么盼頭,就湊合著過日子。2016年,政府除了產業幫扶外,還進行教育幫扶,專門補助了3000元用于子女上學,鎮政府還為他們購買了新農合900元。現在,陳香媛每天除了忙農活,就忙活著養牛養羊,她算著牛羊下崽后,應該有一筆不小的收入。丈夫王傳忠也不甘示弱,想著未來有希望也有了致富的動力,觀念一轉變,就出去廣東打工,每月收入3000多元。“生活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今年這個年肯定是有錢過的啦!”陳香媛開心地說。
甲子鎮瓊星村委會整村推進扶貧工作,除了進行產業幫扶,還引入企業建起示范基地,通過“公司+農戶”等模式種植“牧草”、“麻竹”等,帶領村民脫貧致富。該鎮通過產業扶貧等多種方式,讓村子里像陳香媛這樣的貧困戶感受到了政府的溫暖。
整村推進是今年瓊山區精準扶貧出的實招之一,納入這一計劃的有甲子鎮瓊星村、舊州鎮雅秀村、舊州鎮舊州村、三門坡鎮清泉村、云龍鎮云嶺村等五個村莊。瓊山區要求,各鎮、各責任單位要對照扶貧“整村推進”十項標準,摸清差距,列出清單,提出整改措施,并結合全區特色產業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精準制定幫扶政策,目前已卓有成效。
在瓊山區舊州鎮雅秀村,土地貧瘠,46戶貧困人口的扶貧工作任務繁重。2016年該村被列入整村推進脫貧項目后,舊州鎮整合各類扶貧資金,通過精準扶貧和整村推進相結合的方式,扶持各家各戶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讓全村人均年收入穩步增長。2016年雅秀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將達到5900元,較2015年的5200元增長14%。目前,該村已經有43戶貧困戶脫貧。
變“被動”扶貧為主動扶貧
記者了解到,在舊州鎮雅秀村的整村推進過程中,除了當前的扶貧等措施外,下一步瓊山區還將挖掘特色資源,發展休閑旅游業,并圍繞雅秀村委會的古井、冷泉旅游資源,打造特色旅游,發展第三產業。
瓊山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過去的扶貧,老百姓很大程度上屬于“被動”扶貧,政府扶持什么項目,老百姓就生產發展什么。由于扶貧產品存在同質化,市場往往會出現飽和,老百姓獲得經濟效益比較差。2016年以來,瓊山區在制定扶貧計劃時及時調整了扶貧方式,強調突出貧困群眾的主觀意愿,要求通過因地制宜的特色扶貧,達到脫貧目標。在產業發展方面,通過摸底調查,發展種植業、養殖業,以及通過技術、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勞動技能和生產技術,使之在手工業運輸業、服務行業和外出務工等方面得到發展,增加經濟收入。這樣,大大調動了貧困戶的積極性,也實實在在讓群眾的觀念發生了根本變化。
?
相關鏈接:
瓊山區舊州鎮按計劃完成年度減貧任務 幫扶扎扎實實 臺賬明明白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