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7點鐘左右,南京地鐵2號線一輛開往油坊橋方向的列車,在仙鶴門站與金馬路站區間行駛時,將一名闖入軌行區的男子撞倒,警方趕到現場后發現該男子已經身亡。目前,警方正在調查該男子身份以及非法闖入軌行區的目的。
通訊員 狄公宣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裴睿
事件回放
男子被列車撞上
2號線延誤19分鐘
根據地鐵公司3日上午8點左右發布的消息稱,因有人進入2號線軌行區,影響了2號線正常運營秩序,目前進入軌行區人員已被帶出,運營秩序已逐步恢復。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這一突發事件直接導致了地鐵2號線列車晚點,沿途多個站點市民大量積壓,很多趕著乘地鐵上班的市民也因此遲到了。根據地鐵警方的通報,該事件造成地鐵2號線延誤19分鐘,地鐵警方在此期間做好2號線沿線大客流處置工作,7點22分地鐵2號線恢復正常運營。
揚子晚報記者從南京地鐵警方了解到,造成列車延誤的是一名男子,他在違法闖入軌行區后,被列車撞上。事發后警方接到報警趕到現場時,發現被撞男子已經身亡。
昨天記者也了解到,有網友在微博中表示,事發時列車剛駛出2號線仙鶴門站沒多久,就緊急停車。除此以外,還有網友表示當時車窗外霧比較大,能見度低。
追問
該男子是什么人?
50歲左右,身上沒有任何身份證件
警方表示,地鐵列車司機發現后,及時將事發情況報告地鐵公司指揮調度中心。地鐵公安分局執勤民警和站務人員聞訊后,立即開展處置。
后經“120”急救人員確認,該男子已無生命體征。經查,該男子約50歲,隨身無證明身份文件。目前當事男子具體身份尚未明確,為何闖入地鐵軌行區也尚未確定,此事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他是如何進入軌行區的?
雖然軌行區周邊有圍擋,但成年人想翻越并不難
揚子晚報記者采訪了解到,盡管南京地鐵車站內都安裝了安全屏蔽門,軌行區也處于全封閉的狀態,但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有人違法闖入軌行區的事件。
此次事發區域位于2號線仙鶴門站與金馬路站之間,雖然軌行區周邊有圍擋,但是一名成年人想翻越也并非難事。
擅闖軌行區應擔何責?
南京地鐵警方表示,地鐵軌行區為列車行車區域,擅入軌行區的行為屬于擾亂地鐵公共秩序,涉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而根據《南京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禁止非法攔截列車、擅自進入軌行區、隧道或者其他有禁止進入標志的區域、強行上下車等影響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行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治安違法的,公安機關可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延伸閱讀
擅闖地鐵軌行區,南京已發生多次
2011年4月24日上午10:40,南京地鐵1號線南延線開往中國藥科大學的2305次列車通過南京南站后,在離開南京南站約200米處,司機發現前方約30米處有一人在軌道中間,司機立即采取緊急制動措施,但列車仍然撞上該人。事發后警方表示,闖入軌行區的男子已經身亡。
2013年3月,南京一所高校的大學生凌晨從市中心“暴走”返回十幾公里外的學校,不料半路卻迷了路,當他看到有地鐵軌道之后,竟然萌生奇想翻入軌行區內沿著軌道走。結果被地鐵警方發現。
2015年10月南京地鐵公安分局孝陵衛站派出所接到報警,一位地鐵司機駕駛2號線第一班列車從馬群基地前往經天路站,在尚未載客的情況下行駛至學則路站和仙林中心站之間時,發現有人躺在軌道旁的空地上。
2016年4月,一名男子為了抄近路到達對面站臺,從南京地鐵1號線天印大道站站臺下行(邁皋橋站—中國藥科大學站方向)尾端墻站臺門翻越進入地鐵軌行區。地鐵站臺保安發現后,迅速上報地鐵調度中心。調度中心立即通知雙向列車在區間內緊急停車。地鐵站務人員確定男子位置后,進入軌行區將其帶離交由地鐵民警處理。南京市公安局地鐵分局依法對該男子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還要當心物品掉入……
女乘客手提包掉入軌行區 深圳地鐵3號線供電線路跳閘
去年11月30日早上8時左右,深圳龍崗區地鐵3號線大芬地鐵站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名女乘客在上地鐵的時候,不慎將一個手提包掉入軌行區,與供電第三軌接觸導致供電線路短路跳閘,造成3號線大芬站到益田站方向部分列車發生延誤,事發后十幾分鐘,經工作人員現場處置和緊急搶修,列車運行恢復正常。
據市民拍攝的視頻可以看到,事發當時地鐵3號線的一輛列車正行駛到大芬站時,車頭底下有線路短路后騰起白色的煙霧,隨后,車上乘客得知該趟地鐵出了故障停止營運并清客,很多乘客陸續從車內走出來。據了解,女乘客掉落手提包的地點是大芬地鐵站龍崗往益田方向的第一個進出閘道口,記者在現場軌道里看到有明顯燒焦痕跡以及兩支口紅和一個掉落的硬幣。
大芬站值班站長張文文證實了此事,她還提醒市民,在地鐵站臺候車時請不要靠近屏蔽門,上下車要注意列車之間的空隙,保管好自己隨身攜帶的雨傘、手機、鑰匙等容易掉落物品,以免掉落軌行區發生類似意外。本報綜合
?
?
相關鏈接:
紐約地鐵新線興建70年耗資45億美元 通車半小時即故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