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點出發,奔波3個半小時,12月14日上午10點半,海南大學幫扶隊一行終于抵達扶貧點——東方市大田鎮樂妹村,剛到村口就被那熱火朝天的氛圍驅散了一身疲憊。
原來,為了安置前些天海南大學捐贈的碾米機,農閑的村民自發聚在一起,合力修建一間小型的公用碾米廠。
“這臺碾米機可是我們提高生產效率的‘秘密武器’。”村民文瓊榮說。多少年了,每次收割稻谷,他都要把谷子送到鎮上脫殼,費時費事成本高。
曾經“要啥沒啥”的日子,給文瓊榮留下了深刻記憶——沒有自來水,挑水的路程遙遠;沒有好房子,一到狂風暴雨天氣,村民就要逃離漏雨的危房;沒有像樣的衣服,六七歲的孩子不肯上學……
令人欣慰的是,這般窘迫的局面,隨著海南大學派駐樂妹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王聯春的入駐,一點一點得到了改變——路修起來了、水引進來了、房蓋起來了,孩子們接受教育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這一臺碾米機,也是海南大學國學班學員得知村中情況后立即送來的。
扶貧不能光是送錢送物。這一點,海南大學早已明確:必須調整樂妹村產業結構,打破傳統生產模式,走開拓創新、服務城市、致富農民的新路子,建立規模化、基地化、專業化的新型生產模式,使貧困村變為經濟強村。
如今,雖然村里的種養殖合作社盤活了,村民們養起了羊和鵝,還種起了黃秋葵、油茶樹等新作物,但村民符德勇仍說,“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總感覺還有余力不知怎么發揮。”
于是,當天幫扶隊又為他們帶來了“一村一花”項目,計劃通過打造“海大總裁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把樂妹村創建成為“生態文明村”和“花卉致富工程項目示范區”。
“花卉業是一個新興的勞動密集型的朝陽產業,樂妹村土地遼闊、水源充足,是發展高效園林工程苗木和花卉種植業的最佳地域之一。”經過周密調研,項目合作方海南景合園藝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胸有成竹,“請鄉親們放心投入生產。你不會種、種不好,我們派專家來手把手教;你種好了,我們負責收購,絕不讓大家吃虧!”村民的掌聲此起彼伏。
幫扶隊立即在東方市政府的支持下,還組織16位農民前往海大參加為期5天的扶貧實用技能培訓班。海南大學將聘請種養殖方面專家,采用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把這些村民培養成為脫貧致富的行家里手,帶動樂妹村乃至大田鎮、東方市的其他貧困群眾擺脫貧困,共奔小康。
?
相關鏈接:
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第十期節目今晚播出 講解醫療健康扶貧政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