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黃燜雞事件”又有最新進展,16日,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作出說明稱,此前檢驗結果僅表明樣品中含有雞肉成分,并不能說明全部成分為雞肉。
近日,開封市民丁先生通過美團外賣點了一份黃燜雞米飯,食用過程中發覺嘴里有東西嚼不動,吐出一看竟然帶有毛發,還有牙齒,像極了“老鼠頭”。氣憤之下,丁先生表示惡心至極,他把自己的遭遇發到了朋友圈,經媒體報道后引發網絡關注。
隨后,開封市鼓樓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表示,對丁某提供的黃燜雞米飯原樣進行了現場封存并送檢。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也于12月14日下午出具了檢測報告,檢測結果為確認送檢物為雞肉。
針對上述檢測結果,有業內專家受訪時提出質疑,該報告檢測的只是送檢樣品里是否含有雞肉,而最關鍵的問題則是丁先生所懷疑的黃燜雞米飯里是否含有老鼠肉的情況,在檢測報告中根本就沒有這一項的檢測。
“這樣的送檢行為又有何意義呢?難道只是為了證明黃燜雞里有雞肉嗎?黃燜雞米飯里檢測不出雞肉那還能叫黃燜雞嗎?”
就上述引發爭議的檢測結果,16日,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作出書面說明稱,該院依據SB/T10923-2012《肉及肉制品動物源成分的測定實時熒光PCR法》對SY20160211765黃燜雞肉樣品進行了雞源性成分檢測,該檢驗依據為定性檢測而非定量分析方法。
說明稱,SY20160211765黃燜雞肉樣品中檢出了雞源性成分,僅表明樣品中含有雞肉成分,并不能說明全部成分為雞肉。(完)
?
相關鏈接:
牛奶魚類雞蛋 15種最適合學生健腦的食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