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晨報消息,北京地鐵很快能實現在網上購票,乘客可在任意地方通過手機進行網上購票,然后到地鐵站通過掃二維碼等方式取票進站;此外,北京地鐵的自動售檢票系統(AFC)“換腦手術”已基本完成,屆時乘客可直接刷手機進站,北京市民乘坐地鐵出行將更加便捷。
在此之前,杭州、廣州等多個城市已經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網上購買地鐵票。由此可見,中國地鐵最近幾年不但在硬件方面發展迅猛,而且在便民措施等軟件方面也做得越來越好了。
自動售檢票系統“換腦” 便捷程度再提升
如今,出門不帶錢包,逛超市、吃飯、看電影都不在話下,掃一掃、搖一搖就能用智能手機支付了。不過,趕上沒錢又要坐地鐵那就尷尬了。
自動售檢票系統“換腦”后這種尷尬將消失,市民明年有望刷智能手機進站了。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檢測中心主任馮昕暉介紹,經過升級改造,地鐵閘機將具備識別移動支付的功能。
多線路已關閉人工售票窗口 推出自助服務功能
今年冬運第一天,7號線、8號線、15號線和房山線4條地鐵線推出自助服務,全線關閉人工售票窗口。票務人員站到了自助售票機旁,幫著乘客換零錢。同時,異形卡、貼膜卡仍需到人工窗口充值。
“未來幾年,北京地鐵將著力打造自助服務功能。”馮昕暉舉例,各地鐵站還將新添取票機。市民可以實現遠程網上購票,憑二維碼等到地鐵站掃一下出票。“整個過程類似于電影院的取票機。目前已經進入工程實施階段。”
盤點各國地鐵誰最便民
雖然地鐵從19世紀六十年代在英法美等國出現后至今已有150多年時間,但中國第一個地鐵系統北京地鐵遲至1969年才開始運營,其間相距超過百年。
現在中國地鐵能在短短十余年之內實現在全球國家地鐵通車里程排行上名列首位,上海和北京則在全球城市地鐵通車里程排名上位居冠亞軍,如此成績實屬不易。
那么,在便利性方面又如何呢?別國有哪些優點值得中國地鐵學習借鑒?
倫敦地鐵?
倫敦是世界上最早修建地鐵的城市,其第一條地鐵早在1863年便已經通車。倫敦地鐵一大特點是便利。在市區任何地點,倫敦人10分鐘內便可進入四通八達的地鐵,從地鐵可換乘開往英國各地的火車和飛機,而且全在建筑物內,不怕刮風下雨。另外,很多重要地鐵車站出站就有公共汽車站或停車場,還有不少車站設置在人流相當集中的大商店或辦公樓底部,非常方便市民出行。
倫敦地鐵票種類也非常全面豐富,包括單程票、往返票,以及日票、周票、月票甚至年票;還有高峰票和非高峰票的區別;甚至包括特殊種類的票,即團體票、學生票等,乘客可以根據不用的需求,購買不同種類的票,以獲得最大的優惠。
紐約地鐵
紐約地鐵最早于1868年建成并投入客運,歷史悠久,四通八達,非常方便,并且24小時運營,已成為人們出行最多的選擇,甚至連很多美國政要也會經常乘坐地鐵上下班。地鐵站內匯有各式各樣的頗有水準的藝術表演,為這座不夜城增添了許多文化魅力。
紐約地鐵票價統一2.5美元,無論坐多少站。票有三種,一種是單程票,坐一次買一次;一種是普通票,可儲值,坐一次扣一次款;還有一種是無限卡,分7天無限和30天無限兩種,在一周或一個月內,任意搭乘無限次。
巴黎地鐵
巴黎地鐵以密集和方便著名。沒有去過巴黎的人很難想象地鐵究竟有多方便。有評論這樣贊美巴黎地鐵:“可以說,巴黎任何一點,以500米作為半徑劃一個圓,那么這個圓里一定會有一個地鐵站。”
巴黎地鐵為了便于不同的人出行,推出的票類非常豐富。有單程票、打票(十張票)、日票、兩日票、三日票、五日票、周票、月票、年票等等。票的持續時間越長、數目越多優惠越多。
巴黎地鐵靠近車門的座位都是可折疊的,在高峰時間,乘客大多自覺站立以減少擁擠程度。
東京地鐵
東京地鐵早在1927年就開通了銀座至淺草寺的路段,因而是亞洲最早有地鐵的城市。東京的地鐵線路縱橫交錯,如網眼般遍布于各個角落。
東京地鐵的另一特色是其良好的服務,如同日本所有的商業服務一樣,細致、周到而又熱情。當乘客出站時發現買的車票金額不夠或換車時沒來得及買票,只要在出口處的“精算機”上補足不足金額即可。
日本不同城市之間的交通卡可以相互通用。東京的交通卡可在大阪乘車、充值。交通卡除了可以用來搭乘地鐵、JR、公交、私鐵,還可以在所有的便利店、部分餐館自動售貨機使用,也可以用來購買部分景點的門票。可以說,除了退卡必須回發行地,一張交通卡可以走遍全日本。
莫斯科地鐵
莫斯科地鐵于1935年正式開通,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鐵,并享有“地下的藝術殿堂”的美譽。地鐵站的建筑造型各異,華麗典雅,鋪設的大理石就有幾十種,不同藝術風格的壁畫、浮雕、雕刻和燈飾裝飾其中,如同富麗堂皇的宮殿。
中國地鐵需借鑒傳統地鐵強國的優點
與倫敦、紐約、巴黎、東京、莫斯科等城市的地鐵相比,中國地鐵既有優勢,也有不足。
優勢如列車運行速度、車廂的舒適性等等。但不足之處也不少,比如,國內地鐵不如國外地鐵有豐富的車票種類,既有單程票,也有日票、月票,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再比如,在方便市民出行這一點上,倫敦地鐵很多車站都設置在人流集中的商店或辦公樓底部,東京地鐵如網眼般遍布于各個角落,這些都給市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值得中國地鐵在今后的發展上學習和借鑒。
(綜合:中國日報、北京晨報、法制晚報、中國網)
(文/張佳琪)
?
?
相關鏈接:
更大 更快 更人性——探訪即將開通的北京地鐵新線16號線北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