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幾天前,廣州一位老伯殺螃蟹時,不慎右手虎口被蟹鉗鉗傷,幾天后不治身亡。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老伯被蟹鉗傷不治身亡 被夾一下真有生命危險?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11-27 08:56

      林焱挺 制圖

      幾天前,廣州一位老伯殺螃蟹時,不慎右手虎口被蟹鉗鉗傷,幾天后不治身亡。

      錢報記者了解后發現,像廣州老伯這樣被海鮮等水產品誤傷身亡的事情并不是個例——去年,浙江湖州就發生了一起老太被小龍蝦夾傷,數日后病逝的案例。浙江省淡水研究所所長顧志敏說,廣東老伯和浙江老太的死亡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種叫“創傷弧菌”的水體微生物。

      創傷弧菌究竟是什么,日常接觸的水產品中哪些會帶菌,該如何避免傷害?錢報記者還聯系到浙江省水產質量檢測中心主任王揚,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急診中心主任盧中秋,請幾位專家介紹一下這種微生物,及其對人的影響。

      創傷弧菌感染,夏季是高發期

      本周三溫州也出現一例感染病人

      “廣州老伯被蟹鉗咬了之后得了壞死性筋膜炎,應該是創傷弧菌感染。”盧中秋說。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從1998年開始研究創傷弧菌感染這一特殊的疾病。“創傷弧菌感染比較罕見,醫學界對它的認識相對匱乏,我們醫院急診科大約每年會收治4~5例這樣的病人。”

      盧中秋說,今年他們已收治了8例肢體創傷弧菌感染并發膿毒癥、休克的病人。“一般這種病例多發于5月~11月間,夏季是高發期。這周三,我們還收治了一例創傷弧菌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感染途徑現在還不明確。”

      盧中秋說,創傷弧菌又叫海洋中的無聲殺手,“感染后,發病挺快,通常發病24至48小時內會出現下肢腫痛、潰爛、休克等,常導致多臟器功能不全,如不及時正確搶救,70%以上的患者會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創傷弧菌遇60℃以上高溫

      即可殺滅

      根據科學記載,最早在1970年英國就有創傷弧菌的發現記載,它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嗜溫、嗜鹽、嗜堿型的自然生存于河口和海洋環境中的致病性弧菌。

      盧中秋說,文獻報告該病菌的感染途徑主要是兩種,一是食入含有海洋弧菌的食物,例如生蠔、蚌類等海產及生魚片:二是從皮膚上直接感染,如果身上有傷口,接觸到海水、貝殼或魚類,便有可能感染到此弧菌。

      而王揚給出了一份舟山市曾進行創傷弧菌定量分析和毒力基因分型的報告,當時在2010~2011年,采集了舟山的對蝦、活皮蝦、水白蝦、牡蠣、毛蚶、梭子蟹及淡菜(貽貝)7種生食海產品新鮮樣本。

      結論中,毛蚶樣品檢出率最高,為41.77%,其次貽貝31.75%,再次牡蠣29.73%。而夏季檢出率最高,且明顯高于其他季節。可見,毛蚶創傷弧菌的污染狀況,在所有海產品中最嚴重。

      漁業專家提醒,淡水的湖蟹也存在感染創傷弧菌的風險,特別是夏季醉湖蟹應謹慎生食。創傷弧菌遇60℃以上高溫即可殺滅,為避免感染,建議水產品煮熟食用,尤其是甲殼類(蝦蟹等)、貝殼類。

      什么樣的人群

      容易感染創傷弧菌

      記者了解到,創傷弧菌是美國海產品消費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

      不過,盧中秋表示,2006年就已有了《創傷弧菌膿毒癥診療方案(草案)》,積累了較多的臨床經驗,只要早期來醫院就診,搶救成活率在70%以上,成功概率還是比較高的。

      “這個病菌不具備人與人之間的傳染性。”盧中秋團隊通過多年臨床研究發現,“慢性肝病,尤其是酒精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或者經常喝酒,有腎功能不全、糖尿病、血液病等這些基礎疾病的患者,是易被感染的高危人群,自己也要提高警惕。”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這類人群如果發現皮膚上有創口,在這之前又接觸過海產品,一定要注意創口的變化。”盧中秋說,很多人會以為創口小不在意而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如果發現創口附近皮膚出現紅腫,有肢體腫脹、疼痛,或出現發燒等現象,一定要立即去綜合性醫院及時治療。”

      不過,大家不用恐慌,專家也說了,即便被夾一下,感染創傷弧菌的幾率仍然是很低的,這種事的發生概率就好比“中大獎”。

    ?

    ?

    ?

    相關鏈接:

    老人被蟹鉗鉗傷后手背發黑 感染食肉菌不治身亡

    ?

    相關鏈接:
    老人被蟹鉗鉗傷后手背發黑 感染食肉菌不治身亡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施雯 金潔珺 通訊員黃麗穎]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