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11月22日23時24分,大地轟鳴,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托舉著天鏈一號04星直沖云霄。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任務已突破百次。在40多年建設歷程中,西昌航天人不斷刷新著中國航天新高度。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航天發射任務歷程記事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11-25 16:07

      新華社四川西昌11月25日電 題:筑夢天宇書華章——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航天發射任務歷程記事

      張曉霞、王玉磊、王婷

      11月22日23時24分,大地轟鳴,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托舉著天鏈一號04星直沖云霄。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任務已突破百次。在40多年建設歷程中,西昌航天人不斷刷新著中國航天新高度。

      國內外百余顆衛星從這里飛向太空

      1984年4月8日夜,西昌無眠。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首發成功,中國人在赤道上空3.6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上開辟了第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

      曾在西昌指控中心工作的王永軍回憶說,當時幾個30多歲的漢子高興得在地上打滾。

      為了這一天,西昌航天人等了整整14年。

      1970年冬,一支神秘的隊伍從茫茫戈壁灘出發,穿越河西走廊,翻越秦嶺,跨過大渡河,來到大涼山深處一個叫趕羊溝的地方。面對滿目的荒山、沒膝的枯草、遍野的怪石和零零散散的簡陋房屋,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條人跡罕至的窮山溝,今后會成為一座享譽世界的現代化航天城。

      1975年,國家通信衛星工程立項。從此,中國航天向地球同步軌道遠征的重任落在了西昌航天人的肩上。

      因為地球同步軌道位于赤道上空3.6萬公里處,比此前我國發射的所有衛星軌道高度都要高出幾十倍。要將衛星準確送入地球同步軌道,末級火箭需要進行二次點火,衛星還需多次變軌,程序十分復雜。

      隨著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成功發射,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火箭低溫氫氧發動機技術和第4個成功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國家。

      之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第一”。

      ——1990年4月7日,成功發射我國承攬的首顆國際商業衛星“亞洲一號”。

      ——2000年10月31日至今,先后成功發射近30顆北斗導航衛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2007年5月14日,成功發射“尼日利亞一號”通信衛星,首次實現我國整星整箭出口;

      ——2007年10月24日,“零窗口”成功發射“嫦娥一號”,中華民族千年奔月夢終成現實。

      ——2008年4月24日,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中繼衛星“天鏈一號”,中國有了天上數據“中轉站”。

      組建46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已成為我國發射衛星最多、對外開放最早、發射軌道最高的航天發射場,共將百余顆衛星送入太空。

      嚴格的質量管理是航天發射的制勝基因

      航天發射是高風險的事業。上世紀90年代發生的兩次航天事故,讓失敗的陰影籠罩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上空。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堅強的西昌航天人沒有消極沉淪,而是選擇勵精圖治、奮發拼搏,把“質量就是生命”的觀念融入血液中。

      為提高發射成功率,中心狠抓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并于2006年9月成為我國首家全面運行國際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航天發射場;2010年通過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認證,實現與國際一流航天發射場的接軌。

      “推行一體化管理體系,嚴格執行質量問題歸零整改機制,有力地保證了產品測試、實施發射的全過程質量受控。”中心總工程師王澤民說。

      “嚴格的質量管理是航天發射的制勝基因,是確保成功的重要法寶。”中心安全部副部長尹紹平介紹,目前,西昌航天人已具備擔負常態化高密度衛星發射任務的能力,創造出自1997年以來78次航天發射連戰連捷的世界航天發射紀錄。

      人才隊伍是確保發射成功的中流砥柱

      百余項創新成果在任務中有效運用,142天成功執行9次超高密度發射,年年發射“滿堂紅”……這些優異成績的取得,得益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做出的努力。

      天鏈一號04星發射任務的01指揮員陳政,大學畢業后經過6年發射測試一線崗位的歷練,27歲就成為測發系統至關重要的“金手指”,28歲擔綱舉足輕重的控制系統指揮員,參加工作15年,成功擔負起60余次航天發射分系統組織指揮重任;博士生馬亞奇2011年剛到中心就主動申請在一線單位摔打錘煉,短短4年便牽頭完成一體化綜合指揮軟件開發等重要項目。

      火箭數據處理專家車著明、“金牌01指揮員”胡旭東,火箭加注“英雄五壯士”……46年來,中心逐步形成了厚實的專家、01指揮員、分系統指揮員、系統工程師和加注團隊等群體,80%的參試人員勝任2個以上崗位。中心副總工程師毛萬標表示:“這支結構合理、梯次分明、素質過硬、后勁十足的人才隊伍,成為確保發射任務成功的中流砥柱。”

      “如今,中心高層次人才領軍、專家骨干挑大梁、優秀干部當中堅的人才網絡已經形成,正在為實現中國夢、航天夢積蓄強大力量,朝著更高、更遠的深空進發!”中心安全部部長林玉南說。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曉霞 王玉磊 王婷]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