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2日消息(記者曾毓慧?特約記者梁崇平)駐村第一書記接力幫扶貧困戶,扶貧又扶心;上扶貧夜校,與鎮村干部及種養殖專家面對面溝通……臨近年底,美蘭區靈山鎮精準扶貧依舊忙不停,讓人欣慰的是,扶貧成效十分明顯。
第一書記接力扶貧
池塘里,一只只體態漸胖的白鵝正在水面上暢游著,“多喂養一些玉米等谷類的食料,鵝的肉質就能長得好,毛色也好看,能賣個好價錢!”旁邊的菜地里,48歲的貧困戶潘在雄邊說邊將一把把青菜捆綁好放進籮筐,準備拿到市集上賣,“這兩筐菜少說也能賣個百來塊錢!”
潘在雄是靈山鎮愛群村委會精準扶貧戶,一家5口人一直生活在貧困線下。由于常年負擔太重,他積勞成疾,腰椎骨發生病變,一度喪失了勞動能力。誰知屋漏偏遇連陰雨,半年后,不堪生活重負的妻子吳坤菊得了同樣的病。去年,省臺聯干部邢詒文掛職靈山鎮愛群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第一件事,邢詒文就籌措扶貧資金將潘在雄夫婦送到醫院。
“我們住院一共花費了6萬多元,其中政府幫我報銷了4萬多元。”潘在雄說,新農合報銷后需要個人承擔2萬元,政府通過“精準扶貧”政策予以補助,并多渠道資助了1.5萬元,解決了這家人的燃眉之急。之后,邢詒文又籌措幫扶資金,為潘在雄買來40多只鵝和3頭黃牛,還購置了抽水機、打藥機以及農藥、化肥和種子,幫助他承包了4畝菜地,并安排他參加種養技術培訓。“現在種菜也能賺到錢,這些鵝我反倒不著急賣了!”潘在雄說,哪知,就在前兩個月,他經歷了“一憂一喜”,憂心忡忡的是第一書記邢詒文要回到任職單位上班了。讓潘在雄喜出望外的是,新來的第一書記吳亞毅到任之后第一個來到他家里繼續“攀親戚”。
“第一書記的接力棒我肯定會接好,確保完成黨和政府交給我的扶貧任務。”吳亞毅語氣堅定地說著。更讓潘在雄開心的是,邢詒文還主動向單位提出申請延期兩個月,等吳亞毅完全熟悉工作后再離開。邢詒文說,結束掛職之后,他會盡可能地利用空閑時間來看望這些“窮親戚”,還會一如既往地幫扶他們,直到村里的貧困戶全都脫貧致富。
扶貧夜校幫扶見效
“這個講課方式好,能學著怎么養好牛,我還準備找人借塊地種點瓜菜貼補家用。”上周五晚,在靈山鎮新瓊村委會辦公場所,55歲的貧困戶符方娘和老伴沈有和準點過來觀看扶貧夜校首播。
家里就這么兩個老人,幾乎沒有土地,沈有和腰椎患病不適合干重活,此前,扶貧工作人員先花了2萬元買來兩頭母牛給他們喂養,并幫忙修建牛欄。“養殖再加工作的話,脫貧就有保障了。”據靈山鎮副鎮長林師導說,經過努力,幫她在新瓊舊改指揮部找到一份守夜值班員的工作,每月有1500元工資,再加上符方娘家中有一小屋出租以及老伴養老金收入,人均年收入5000余元,基本達到脫貧標準了。
林師導介紹,?也就是從上周起,每周一、周五晚,各級扶貧干部、種養殖專家以及貧困戶就會約定在鎮政府與新瓊村委會學習種養殖技術,并就產業發展的疑惑進行面對面溝通,儼然,這個兩個地點已經成了靈山鎮的扶貧大講堂。新瓊村委會“第一書記”吳坤奮表示,隨著新瓊舊改片區工作的加速推進,將會騰出不少保潔員、保安等工作,這段時間,他一直在與新瓊村委會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盛開主動上門找企業溝通并做好登記工作,以便找到更多工作崗位推薦給貧困戶就近務工。
?
相關鏈接:
海口演豐鎮邊海村委會第一書記陳曉桃 巾幗扶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