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1日消息(記者劉杰 攝影報道)民以食為天。目前,海口一些企業在蔬菜保供穩價過程中處于虧損狀態,存在過分依靠政府的問題。21日,政協委員陳小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口應建立成本規制機制,確保蔬菜保供穩價。
陳小燕認為,面對海口市菜價“高燒不退”的難題,海口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進蔬菜供應鏈相關建設及市場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企業特別是國企在保價穩供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大量資金調運儲備島內外平價菜,投放到市場實現供需平衡;另一方面企業在供銷存各個環節的項目建設和運營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由于人工成本逐年上升、融資難等經營壓力,運輸成本加大,企業保價穩供的運營虧損逐年擴大。企業作為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通過市場化運作難以消化成本,政府必須予以補貼,才能保證公益服務不受影響。然而政府補貼多少,才能使企業兼顧公益性和市場運作的積極性,同時避免企業全部依靠政府,這就需要政府建立成本規制機制。
陳小燕建議,政府首先要進行成本范圍控制。第一是界定蔬菜供應鏈運營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業務范圍;第二是確立蔬菜供應相關業務成本結構、成本控制指標,對各家主營蔬菜流通企業實行統一的規制成本標準;第三是確定各成本項的標準值,以此界定成本指標的合理水平或范圍,把控資金投入關口,并且根據發展需要,不斷優化和完善標準值,促使相關企業真正提供符合標準的服務。同時,要建立蔬菜供應服務的考核體系,建立一套包含考核內容、考核指標、考核平價、考核結果運用等內容的考核體系,使得成本可控和服務可測形成統一的有機主體,提高政府補貼資金的效率。
?
相關鏈接:
政協委員強峰:堅持四項原則 加快東營片區棚戶區改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