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強迫購物”、“宰客”、“甩團”、“素質低下”等問題常見報端。日前,全國導游公共服務監管平臺啟動,試點城市的游客通過網絡、手機移動客戶端,就可以查詢導游執業信息,在線選擇導游,并可點贊或投訴導游服務。26日,記者從福建省旅游部門獲悉,福建省雖非試點省份,但廈門、福州將推出導游預約平臺,游客可像網約車一樣網約導游。(10月27日臺海網)
眾所周知,近年來輿論對于導游的詬病較多,特別是對零費團的聲討。盡管國家有關部門每次都能夠強制打壓這些敢于“冒頭”的黑導,令民眾拍手稱快,但事實上又產生了新的不公平,導游生存狀態變得越來越惡劣,國內旅游生態也開始惡化。
試想一下,一邊是以利為取的旅行社,一邊是尋求舒暢游的消費者,表面看上去似乎毫無矛盾,但事實上,導游從旅行社接團過來,事先墊付的各種費用,單單靠那點兒導游費顯然無法達到一種收支平衡。這也就讓導游陷入了干教授活,拿著臨時工的報酬境地,如何不會促生出低價團、零費團呢?
試點導游自由執行,其實為的就是避免與國家出臺的旅游法相沖突,更是為了利用互聯網加思維來解決好購物團、零費團現象,真正讓消費者出錢買游玩,導游付出有回報。如果能夠達到雙贏的效果,那么全面鋪開就指日可待。
事實上,在導游自由執行這塊上,除了加強監管外,還需引入評價機制、透明機制。現在利用網約或線下自由執行機構來買服務,僅僅是邁出了理想化的第一步,不能讓導游從一個筐里跳進另一個筐里,而應該徹底打破現有的導游依附旅行社生存的現狀,更要看到目前全國散客化旅游逐漸攀升的大趨勢,徹底將導游解放出來。
導游和消費者成為面對面的交易者,成為服務評價的直接掛鉤者,才能真正讓市場回歸市場,讓口碑、評價成為重新審視導游這個行當的標準,更讓游客與導游之間存在的誤解霧霾進行消除。
從這個角度來說,試點導游自由執業,借助互聯網技術,搭建導游統一預約平臺,讓導游和游客進行雙向選擇,其實就是讓導游與消費者的信息相對稱,定價機制也會趨于科學合理。而導游不再受旅行社盈利模式制約,可以靠自己的真正本領吃飯,不僅能夠有效遏制“買團”、“購物團”現象,更有利于讓旅游市場駕照到導游的服務價值本身上來。如此,國內旅游生態的改善還會遠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