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實施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學前三年行動計劃等
????早干預,阻斷貧困傳下去(關注學齡前扶貧(上))
????5年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近1600億元,改善貧困地區中小學就餐條件和補助困難學生。跟蹤監測表明,男女生各年齡段的平均身高增加1.2—1.4厘米,各年齡段女生平均體重增加0.7—0.8公斤,明顯高于全國農村學生的平均增長速度。
????但是,目前農村貧困地區還有很多兒童面臨缺乏營養、缺乏親子交流和日常照料、缺乏心理疏導干預等一系列現實問題,需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大投入。
????湖南的某個偏遠山村。對4歲的彭亞來說,爺爺的背簍盛著她的童年。跟著沉默的爺爺放牛、耕地,沒人教她寫字、數數、唱歌。搖搖晃晃的記憶中,“父母”兩個字是那么生疏。直到今年,山村里有了第一個幼兒園,她的生活才有了歡聲笑語。
????在10月27日第五屆反貧困與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開幕前,攝自貧困地區的一系列視頻短片令許多與會者淚濕雙眸。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貧困地區兒童“失落的童年”是家庭之痛,是國家發展之困。今年研討會的主題是“兒童早期發展是消除貧困的根本途徑”,與會中外專家、學者就中國兒童早期發展問題建言獻策。
????打破“貧困—發育遲緩—終生貧困—代際傳遞”的惡性循環
????“生命最初幾年特別是前1000天,大腦發育最快。營養和撫育對兒童大腦發育至關重要。”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兒童發展中心主任楊一鳴表示,目前中國貧困地區兒童面臨的營養不足,以及父母外出打工造成被忽視、照顧不足等,嚴重影響他們的腦發育。
????“研究表明,低收入與高收入家庭的兒童大腦表面積差6%,特別是與語言和決策能力相關的區域結構存在明顯差異。某種程度上,貧困兒童輸在了起跑線上。”她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中國民諺,已被國內外神經科、兒科的對比試驗反復驗證。
????會上,斯坦福大學兒科系副主任加里·達姆施塔特表示,過去10年的研究證實,腦部發展不僅基于個體基因表達,也深受環境影響并反過來改造基因。“0—6歲的孩子如果生長在貧困、孤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中,大腦會發生結構性改變,并將被改變的基因傳遞給下一代。”
????國際醫學雜志《柳葉刀》提出,“不公平發展早在懷孕之前就開始了”。
????與會專家一致強調:貧困導致兒童早期發展受阻,并形成貧困代際傳遞的生理基礎和社會適應能力短板。扶貧,必須從兒童早期發展入手,打破“貧困循環”。
????我國早期干預措施已取得改善效果
????中國貧困地區兒童發展狀況怎么樣?
????“整體而言,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兒童發展的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但在中西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還有4000萬貧困兒童,他們的教育和營養狀況令人擔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表示,貧困地區兒童發育不良的問題需引起重視。
????該基金會今年進行的一項關于0—3歲兒童發育情況的調查顯示,甘肅華池縣該年齡段兒童中可疑率為23.9%,異常率為19%,總數為42.9%,是上海市同年齡段兒童發育不良率的4倍。
????對3—5歲孩子語言交流、數字、概念、閱讀、書寫、文化認同和社交情緒等發育情況的對比調查顯示,青海樂都區和云南尋甸兒童總得分只相當于上海兒童的45%。尤其是決定兒童發展的社交情緒這一項,云南尋甸為0.29,而上海是0.8。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基金會的一系列“早期干預”項目顯示,對貧困兒童的脫貧投入“產出”效果顯著。
????在華池,基金會在每個村聘請1—2位有高中文化的青年婦女做家訪員,每周一次到訪貧困低齡兒童家庭,改善照料人和兒童之間的互動質量。一年期測評表明,干預組的兒童發育正常率達到了66.4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7.1%。
????在青海樂都,基金會依靠鄉村衛生院對孕婦和6個月以下母親、主要看護人提供保健和養育知識培訓,同時每次家長來這里上課、來做體檢,給予30塊錢的現金獎勵。數據顯示,該措施有效降低了當地新生兒出生的低體重率,孩子營養情況得到改善。“窮孩子們給點陽光就燦爛。”盧邁說。
????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提供了一組數據:5年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資金近1600億元,改善貧困地區中小學就餐條件和補助困難學生。2012—2015年的跟蹤監測表明,男女生各年齡段的平均身高增加1.2—1.4厘米,各年齡段女生平均體重增加0.7—0.8公斤,明顯高于全國農村學生的平均增長速度。
????強化頂層設計,做好兒童發展的“精準扶貧”
????對兒童早期發展進行干預,近年來被許多國家列為“國策”。截至2014年7月,全球有68個國家制定了國家級多部門兒童早期發展政策,涉及孕期干預、健康與營養,安全、回應性照護、早期學習與教育等方面。如美國的開端計劃和早期開端計劃,英國的確保開端計劃,澳大利亞的學前教育普及計劃,巴西的親愛的巴西嬰幼兒扶貧計劃等。
????近年來,我國先后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學前三年行動計劃等,不斷加大農村貧困地區兒童發展工作的力度。
????“但也要看到,目前中國農村貧困地區還有1000萬兒童面臨缺乏營養、缺乏親子交流和日常照料、缺乏心理疏導干預等一系列現實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和社會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來明強調,要實施國家大型兒童發展項目,要構建0—6歲以教育和營養為主的全程干預、全程保障的兒童早期發展政策體系。
????盧邁認為應在政策上予以配套:
????一是,政策制定要更符合實際、量化目標,增加可執行性。目前國家提出嬰幼兒早期養育服務覆蓋率要達到50%,按這個目標,起碼要在6萬個貧困村提供早期養育服務。“此外也有必要重新審視原有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目前,相關指標落后于實際的,應校準修訂。”
????二是,對兒童投入要更大。“除了現在有的校餐計劃、營養包計劃,國家還應有針對性的增加對貧困地區兒童投入。比如拿出資金建設足夠數量的山村幼兒園。美國、古巴、巴西等都有兒童早期發展的國家大型項目,我們也應該有一個明確體現政策意圖,并與攻堅脫貧相適應的規劃,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三是,建議成立專門負責的機構,充分調動各方面的資源,解決缺少經費、缺少行政資源的困難。
????“對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進行干預,現在不重視,將來會導致社會差距、社會鴻溝不斷擴大。一旦耽誤,每年可能會有數以百萬計的孩子失去決定一生發展的敏感期、窗口期。機會失不再來,行動刻不容緩。”盧邁說。本報記者曲哲涵 趙貝佳
?
?
?
?
相關鏈接:
英國承諾接收更多加來難民營的兒童難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