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忠敏(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教授)
強化黨內監督是加強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關鍵舉措,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強化黨內監督,積極探索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強化黨內監督的重要思想,對于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要意義。
強化黨內監督,是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
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治,要害在嚴。當前,黨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懈,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因此,全面從嚴治黨任務十分艱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管’和‘治’都包含監督。”對我們黨來說,外部監督是必要的,但從根本上講,還在于強化自身監督。“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強化黨內監督,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才能把從嚴治黨真正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一條鐵律。組織上培養干部不容易,要管理好、監督好,讓他們始終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 加強對干部的監督,是對干部的愛護,放棄了這方面責任,就是對黨和人民、對干部的極大不負責任。
黨內監督的實質,是黨從人民利益出發,按照從嚴治黨要求,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決查處了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向世人證明中國共產黨敢于直面問題、糾正錯誤,勇于從嚴治黨、捍衛黨紀,善于自我凈化、自我革新。”他又進一步提出,“強化黨內監督,積極探索黨長期執政條件下推進制度創新和強化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加強巡視工作,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我們強化黨內監督,要從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高度出發,維護黨章,嚴肅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堅持民主集中制是強化黨內監督的核心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集中統一是黨的力量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肅黨內生活,最根本的是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著力解決發揚民主不夠、正確集中不夠、開展批評不夠、嚴肅紀律不夠等問題”。當前,一些地方和單位黨內民主不夠和黨內集中不夠的問題都存在。有的好人主義盛行,怕得罪人,軟弱渙散,各行其是;有的一把手獨斷專行,搞家長制、“一言堂”,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在這些情況下,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滋生蔓延不可避免,所謂“黨內監督”只能是一句空話。為此,必須從堅持、完善、落實民主集中制入手,既加強黨內民主,又加強黨內集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民主集中制是保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保證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法寶。”有了這個法寶,強化黨內監督才會有制度保證。
完善監督體系,形成全黨全社會監督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黨內監督同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同法律監督、民主監督、審計監督、司法監督、輿論監督等協調起來,形成監督合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此,要廓清黨的紀律監督和巡視監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政府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檢察院和法院的司法監督、民主黨派監督和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在整個社會監督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功能、責任,以及所擔負的監督任務內容、方式和程序,完善監督運行工作流程,凝聚全黨全社會監督的合力。當前,重點是適應新的形勢,重新修訂黨內監督條例,研究修改行政監察法,健全國家監察組織架構,形成全面覆蓋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的國家監察體系,使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相互配套、相互促進。
巡視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
巡視工作是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重要方式,是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監督的重要手段,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關于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巡視工作情況匯報》時指出,“巡視是黨章賦予的重要職責,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從嚴治黨、維護黨紀的重要手段,是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形式。”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更好發揮巡視在黨內監督中的重要作用”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始終沖鋒在管黨治黨前沿和正風反腐一線,發現一批領導干部問題線索,推動解決大量突出問題,有力促進被巡視地區、單位和領域強化黨的建設、加強黨的領導,有效推動被巡視地區、單位的改革發展,被譽為“國之利器”“黨之利器”。
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每個黨員、干部的必修課
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加強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需要勇氣和黨性,不能把我們防身治病的武器給丟掉了。”他又指出,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有一點“辣味”,讓每個黨員干部都能紅紅臉、出出汗。他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要求,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生活常態,大膽使用、經常使用、用夠用好,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
抓住“關鍵少數”,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從嚴管好各級領導干部。”他一再強調,越是領導干部,越是主要領導干部,越要自覺增強法規制度意識,以身作則,以上率下。他還進一步指出,要抓“關鍵少數”,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從多年來查處案件情況看,一把手違紀違法最易產生催化、連鎖反應,甚至造成區域性、系統性、塌方式腐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抓住了問題要害。要明確一把手用人、決策、執行和監督的權力邊界,構建公開透明的權力運行機制。要整合各種監督力量,將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置于黨內外監督之下,并使其習慣于在監督中工作。
落實“兩個責任”是強化黨內監督的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不能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黨委不管監督,干部出事就把挑子撂給紀委可不行。“有權就有責,權責要對等。無論是黨委還是紀委或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對承擔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進行簽字背書,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進一步健全制度、細化責任、以上率下,層層傳導壓力,級級落實責任。
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各級紀委要找準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職能定位,強化監督執紀,加大問責力度。各級紀委要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帶頭尊崇黨章,把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作為首要任務,加強對遵守黨章、執行黨紀情況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反黨章黨規黨紀的行為。只要黨委嚴格履行主體責任,紀委嚴格履行監督責任,就一定能夠有效強化黨內監督,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使命。
相關鏈接:
懸明鏡以正衣冠——習近平這樣談“黨內監督”
王岐山在中央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議上強調 巡視是黨內監督的重要方式要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到實處
習近平: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 創新體制機制強化黨內監督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 創新體制機制強化黨內監督
中共海口市國土資源局黨組關于貫徹《黨內監督條例》加強局領導內部監督的暫行辦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