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從嚴治黨,目的是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我們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黨,黨員人數達到8800多萬,干部隊伍的新老交替不斷進行,這對黨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方位、新課題、新要求,我們黨應確立什么樣的領導思路,選擇什么樣的發展方向,制定什么樣的治黨治國方略?習近平同志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總結黨的奮斗歷程,思考黨的現實狀況,著眼黨的未來發展,深刻指出:“黨領導人民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們自豪而不能自滿,決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只有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才能更好經受住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更好戰勝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正基于這樣一種政治清醒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在黨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同志擲地有聲地提出:“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從此,全面從嚴治黨揚帆啟航,成為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方略的最大亮點,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障。
全面從嚴治黨,是一種強烈的自我凈化力,必須與黨內腐敗現象作殊死斗爭。腐敗作為一種社會毒瘤,哪個朝代哪個國家都有,區別的只是程度不同,中國共產黨亦不例外。因此,堅持黨的領導,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反腐敗是必須高度重視和抓好的重大課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人民群眾最痛恨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最痛恨各種特權現象,這些現象對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最具殺傷力”“腐敗問題對我們黨的傷害最大,嚴懲腐敗分子是黨心民心所向。”應當充分肯定,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擎反腐敗大旗,出實招、出狠招、使長勁,“打虎無禁區,拍蠅無死角”,“老虎”、“蒼蠅”一起打,“有腐必反”、“有貪必懲”,黨心所向,軍心所向、民心所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先后抓出省部(軍)級以上的“老虎”160多名,大大小小的“蒼蠅”以成千上萬計,且捕蠅打虎的速度與頻率不斷加速,黨心大振、民心大得,人民群眾拍手叫好,掌聲不斷,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各族人民中的崇高威望。然而,人民贊成的掌聲能否保持,關鍵看反腐敗能否堅定不移地繼續和深入。我們黨作為中國唯一合法的執政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腐敗風險客觀上也更大,加上前些年的反腐敗欠賬,使得當今中國社會反腐敗殊為不易,挑戰更為嚴峻。面對黨內的疑慮和社會的觀望,習近平總書記的態度十分堅定和明確:“全黨同志在思想上一定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現在擺在全黨同志面前的最現實課題,就是要把這樣的決心和意志變成全黨的統一行動,真正使中國社會反腐敗進入有腐必反、有腐必懲的政治和紀律“新常態”。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映和期待來看,這種“新常態”至少應有四個看點:一是“真打”,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既堅決查處大案要案,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二是“狠打”,有案必查、有腐必懲,任何人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依紀依法嚴肅查處,決不姑息手軟,黨內不可以給任何腐敗分子以藏身之地;三是“善打”,跟蹤腐敗走向,哪里易出現腐敗就把反腐利劍指向哪里,抓早抓小抓苗頭,把黨的紀律規矩挺在前頭,標本兼治、懲防并舉,綜合治理,使反腐敗既確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不敢腐”,又逐步向“不能腐、不想腐”的常態趨向發展;四是“長打”,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堅持“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腐敗不是共產黨與生俱來的癰疽,只要全黨上下同仇敵愾,堅持動真格的,舍得下真工夫,“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反腐倡廉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全面從嚴治黨,是一種與治國密切相聯的自我完善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依法治黨。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內法規制度與國家法律體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堅持黨的領導,最重要的是處理好治國與治黨的關系。也就是說,作為執政黨治黨不能只就黨言黨,必須同時立足于治國來治黨。應當看到,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在制定機關、制定程序、調整對象、適用范圍、實施方式等方面盡管存在差異,但都是黨和人民意志的反映,都是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的重要依據,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因此,立足于治國來治黨,要義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黨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任何黨的組織和機構,不得脫離法的規定搞“土政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這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其二,保障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二者的有機銜接。在法治中國建設過程中,切實把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作為國家法律體系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一體推進,使黨內法規置于遵循憲法、法治原則的前提下,實現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治黨與治國的有機銜接,以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拒腐防變能力,強化權力的制度制約。其三,堅持黨紀嚴于國法,使黨紀對黨員的要求比國法對公民的要求標準更高,亦即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不僅要模范遵守國家法律,而且要按照黨規黨紀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堅決同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做到既“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又“運用黨內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我們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先進性要求,決定了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必須接受比普通人更嚴格的約束。這樣,才能讓全社會獲得尊法、守法、用法的標桿,激發起對法治的信心和對法律權威的認同,才能有效形成國法和黨規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保障的格局。
全面從嚴治黨,是一種以強化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指向的自我革新力,必須最大限度排除改革阻力,建立起正常的黨內政治生態。今天,我們黨正在領導國家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對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卓有成效地堅持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黨必須堅持創新、創新、再創新,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胸懷,以有效建立起黨內正常的政治生態為目標指向,主動推進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改革和完善。不這樣,黨就會在飛速發展的時代面前落伍,就有喪失先進性和領導資格的危險。因此,革除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削弱黨的領導的觀念和制度羈絆,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又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落地的保證。一方面,要狠抓黨的制度建設,把長期以來黨的領導工作中和黨內生活中的經驗教訓加以總結概括,形成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黨內法規、條款、規則等制度,以及體現時代特征和先進性要求的具體規定、評判標準、考核體系等,最大限度地排除改革阻力,依法依規設定權力、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對哪些必須做、哪些不能做,做好了如何對待、沒有做或者做錯了怎樣處理等作出明確規定,用制度規范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規范黨員的思想行為,尤其是領導干部的用權行為,強化對高層領導干部包括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約束和規范,在改革的關鍵環節上取得實質性突破,使制度建設與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融為一體、相輔相承,保證黨的組織充分履行職能、發揮核心領導作用,保證全體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證黨的領導干部忠誠干凈擔當。另一方面,要狠抓制度的執行,充分發揮制度對黨的領導活動和領導行為的規制與監督功能,跟蹤制度執行力、跟蹤權力走向,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意志堅定抓作風,讓黨的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制度的指導、規范、約束下活動,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促使黨員領導干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這樣,有利于及時發現矛盾、糾正問題,有利于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有利于廣大黨員始終保持先進性,黨內政治生態也就一定會越來越山青水秀,黨的領導就一定會越來越堅強。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就不會停留在良好愿望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