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8月底,財政部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已收錄10313個已實施或待開發的PPP項目,覆蓋19個行業,總投資預計12.3萬億人民幣,其中已簽約項目投資額超過1.4萬億人民幣。
史耀斌表示,在中國PPP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市場發展規范性等挑戰。在PPP市場發展速度與質量選擇中,必須把規范和質量放在第一位。
在此背景下,8月底9月初,財政部聯合各部委集中對第三批示范項目進行了嚴格評選,選出最有代表性的創新型示范項目規范和引領PPP市場發展。
財政部PPP中心提供給《中國經濟周刊》的資料顯示,第三批示范項目申報,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中央部委共提交了1174個項目,涉及總投資近2.3萬億元,申報項目數和總投資額均超過前兩批示范項目申報之和。
值得說明的是,此次申報明確要求各省份申報項目數上限為50個,共有13個省份滿額申報,一定程度上表明,前兩批項目的示范效果初顯,PPP模式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與運用。
經過評審,共有516個示范項目脫穎而出,占全部申報項目的44%,投資總額逾1.17萬億元。相較于第二批示范項目,項目數量翻番,投資額增加逾八成。
第三批示范項目覆蓋了能源、交通運輸、水利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市政工程、城鎮綜合開發、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社會保障和其他等18個一級行業。其中,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城鎮綜合開發四類行業項目數最多;交通運輸、市政工程、城鎮綜合開發、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投資額最大,合計占比達87%。不難看出,無論是項目數還是投資規模,這四類一級行業占比均超過2/3,說明第三批示范項目的行業集中度較高。
從各行業的投資金額上看,交通運輸類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5000億元,其次為市政工程類項目,總投資額超過3000億元,兩者占比超過70%。與第二批相比,第三批示范項目中交通運輸、城鎮綜合開發、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類項目的投資金額大幅提升,新增投資額分別為4164億元、794億元、540億元;市政工程、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其他類項目投資金額有所減少。
第三批示范項目涉及全國22個省、4個自治區、3個直轄市、4個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34個地區,相比第二批示范項目,新增4個地區,分布區域進一步擴大。
從項目數量上看,山東、云南、安徽、河北居前四位,湖北、湖南及內蒙古并列第五位,分別為42個、40個、32個、31個、27個,合計占項目總數的43.8%,地區分布集中度相對較高。
中西部省份項目數量遠多于東部省份,一定程度上表明,中西部省份由于財力較為薄弱,相對東部地區,更傾向于采用PPP模式幫助緩解財政壓力,“以時間換空間”,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與第二批示范項目相比,大部分地區項目數量都有大幅增長;同時河南、廣西、遼寧、寧波4個地區項目數量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