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道兩旁的宣傳牌。
海口網10月3消息(記者陳五男 通訊員陳創淼 鄭峻敬 攝影報道)“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沿著干凈整潔的村道走進馮塘村,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村民在村頭的大樹下談笑風生,孩童三五成群圍坐一旁,背誦著剛學的《弟子規》,這個有著400年歷史的古村落,散發著現代文明的陽光朝氣。
馮塘村的圍墻上張貼著“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雙創”新風吹進尋常百姓家
沿著馮塘村村道一路往里走,村舍外墻上,或是“雙創”宣傳標語,或是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是刻著村規民約的字板。馮塘村村民小組組長馮在福告訴記者,自從去年7月海口開展“雙創”工作以來,村里的衛生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進行了硬化改造、增設了垃圾桶,村民的素質提高了。“村民們看到地上有垃圾,離得近的,都會拿出自家掃帚掃干凈。”馮在福說。
自美麗鄉村創建以來,馮塘綠園園區會給村里65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定期發放生活補助,每人200元。村里的老人自覺組織起來參與村里的保潔工作。“一點都不累,反而很開心,出來乘涼的時候看到哪兒臟了,就動手掃一下,環境變好了,游客多了,我們也受益啊!”今年78歲的陳健鐘算是保潔隊的“老大哥”了,他每天都帶著另外3個固定組員在村子里“巡邏”,一天要清掃3至4次。
志愿服務為古村注入新活力
“每天都會有40名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到園區向導、沿途講解和協調服務的工作當中。”正值國慶黃金周,為倡導游客健康生活,海口馮塘綠園舉辦了“邁步馮塘 健康海口”千人戶外有氧徒步游活動,園區負責人杜思思說,志愿者也將“雙創”理念融入到沿途的志愿服務當中,以自己的言行作為表率,引導大家文明出行,快樂相伴,用自己的熱情和激情帶動游客,一起發現大自然之美。
“沿路走來,都能看到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宣傳文化長廊,志愿者們也在耐心地回答游客的問題。”游客陳淞霖說,這時刻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舉止,不亂寫亂畫,不隨手扔垃圾,爭做文明出行好市民、好游客。
孩子們在村里玩耍。
孩童爭當文明小使者
“姐姐,這畫漂亮嗎?送給你,要做一個文明好公民哦!”就在記者與村民攀談時,兩個小姑娘結伴羞澀地交給記者兩張小卡片,均為手繪的國畫牡丹,一張寫著“長懷感恩之心”,另一張寫著“做人最大的事就是愛國家”。“杜奶奶告訴我們,要講文明,孝敬父母。”剛上六年級的馮柳說,他們正在完成杜奶奶布置的任務,把“文明的種子”傳播給遠道而來的客人。
原來,76歲的退休老教師杜桂芳看村里的孩子放假時間沒人輔導功課,便利用周末免費為村里的孩子上國學課,教他們《弟子規》、《大學》、《中庸》,至今已堅持了近一年。
?
?
相關鏈接:
海口馮塘綠園國慶辦“健康海口”活動 贏得游客點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