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25日,美國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正在布置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候選人電視辯論的會場,學生扮演希拉里和特朗普的形象進行彩排。
當地時間26日晚,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即將登場。距離大選還有一個多月,希拉里和特朗普這兩位候選人支持率不相上下。在如此白熱化競爭中,有美國媒體將這次辯論定義為大選決定性時刻。
大選電視辯論中,在各個環節里究竟有哪些決勝招數,又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最終選舉結果?希拉里和特朗普又各有什么優勢和缺點呢?他們兩人中,誰會是這場辯論的贏家呢?
議題
協商制定提前公布 涉及經濟、安全、發展
美國東岸時間9月26日晚9:00至10:35,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將在紐約州霍夫斯特拉大學上演,由新聞主播萊斯特·霍爾特擔任主持,話題涉及美國發展方向、實現經濟繁榮、保障國家安全3方面。
“電視辯論主要議題都是提前定好,候選人也都照此精心準備,有專業團隊負責指導候選人進行練習,找人扮演對方進行預演。”社科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刁大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辯論話題由總統辯論委員會設置,該委員會是非營利組織,由民主、共和兩黨資深人士共同擔任負責人,自1988年以來負責安排電視辯論的時間、地點、內容、方式、主持人等各方面內容。
“這個委員會是協調性組織,要在兩黨和兩位候選人之間溝通,而不是單方面做出決定,關于辯論的事宜要讓兩位候選人都能接受。”刁大明說。
現場
辯論方式藏玄機 恐不利胖矮候選人
不要小看細節設置,這些都會對辯論效果產生影響,刁大明舉例說,辯論方式分為辯論臺站立式、圓桌會議式、市民會議式,效果不一樣。市民會議采取坐高腳椅辯論,對較胖或較矮候選人不利。1992年辯論中,羅斯·佩羅作為第三方候選人難得加入辯論,并在第一場表現力壓克林頓和老布什。但是,在第二場采取市民會議方式時,身材不高的佩羅很吃虧,嚴重影響狀態。
“這種辯論會產生單向固化而非逆轉式影響,有助于選民更清晰了解兩黨候選人在關切議題上理念,鞏固候選人基本盤,即鐵桿支持者,他們會更加支持各自候選人。”刁大明指出。
預演
希拉里模擬對決 特朗普輕松備戰
鑒于此,如何在辯論中讓候選人高水平發揮是其競選團隊的核心議題。他們不僅要研究辯論議題,也要考慮其他關鍵細節。
刁大明表示,提前練習很重要,2008年美國大選中,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副手佩林普遍被認為會在副總統辯論中表現不佳,但團隊讓佩林背誦幾段關鍵信息并反復排練,再加上佩林臨場氣勢不錯,因此在與拜登的辯論中基本沒失分。
據美國媒體報道,希拉里花很多時間在練習辯論,包括與扮演特朗普的人進行模擬對決等。特朗普的準備工作則沒那么耗時和緊張,被指經常“逃課”。他在一個集會上抨擊希拉里,“有人說她一直在練習辯論,也有些人認為她在睡覺。”
策略
希拉里勿說理太多 特朗普請多說“理”
鑒于兩位候選人不同準備策略以及他們的固有風格,今年的辯論現場很可能是希拉里闡釋政策,特朗普插科打諢。
法國媒體甚至調侃道,希拉里正在準備一場“諾曼底登陸”,她是“大腦型”候選人,思考力強,從政經驗豐富,政治正確。相反,特朗普擅長以反傳統言論打動厭倦政治正確的選民,盡管引發爭議,但特氏金句總能與一些選民產生情感共鳴。
當然,兩人也各有缺點,希拉里如果過分展示理性辯論可能物極必反,密蘇里大學政治傳播學教授米切爾·麥金尼指出,看電視辯論時,沒人在意哪個候選人更聰明,有多少知識或了解多少數字。電視觀眾喜歡能用幾句話就簡單說清自己觀點的人。希拉里在回答問題時要避免落入技術細節。
特朗普則可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初選辯論時,特朗普常出奇招打擊對手,用尖刻粗魯言語打斷對方講話。但麥金尼指出,特朗普這次不可能再用俏皮話和奇招來填滿這些時間,他必須要談深層問題。
美國媒體指出,要戰勝希拉里,特朗普必須爭取共和黨溫和派和搖擺獨立選民的支持,因此攻擊策略是不會奏效,他必須表現出理性一面。民主黨則希望在首次辯論中特朗普會表現出更為魯莽一面,就如他在初選辯論中所表現的那樣。
訣竅
細節決定一切 無心之失恐斷送選情
除辯論內容,細節也很重要,這其中就包括應對突發情況、肢體語言、形象等。刁大明指出,如果細節出錯,即便完美答辯也會大打折扣。回顧這么多年辯論,民眾記住最多的不是誰在辯論上提出多么偉大的內政外交理念,而是辯論中的錯誤和吸引眼球的橋段。
1992年,老布什在電視辯論中不斷看手表,被觀眾誤以為他對辯論不耐煩,事實上老布什在計算自己辯論時間不要被對手占用。
另一個經典案例是,雖然尼克松和肯尼迪相差僅幾歲,但在1960年美國史上首場大選電視辯論中,尼克松因生病而面容略顯蒼老的形象讓其完敗于形象陽光健康的肯尼迪。
主持
掌控辯論影響結果 可能偏向某候選人
除小心應對對手,如何與主持人互動也會對辯論效果產生影響,大選辯論主持人由資深主播擔任,他們不僅要向候選人提問,還要仲裁辯論程序,掌控時間,盡量秉持公正立場,讓候選人在規定范圍內充分表現。對于這個壓力山大的差事,資深主播吉姆·萊勒認為擔任總統辯論主持人就像“在刀刃上行走”。
鑒于主持人的重要性,在刁大明看來,主持人有意無意地打斷和發問確實會對辯論產生影響,甚至會帶來辯論看點甚至是轉折點。1992年,吉姆·萊勒就被指沒有掌握好時間,造成老布什沒闡釋清楚。另外,也不能排除主持人有意偏袒某個候選人的可能性。
“1988年,老布什對陣民主黨人杜卡基斯辯論中,在關于死刑議題中,主持人問杜卡基斯,如果自己夫人被強奸和謀殺會判行兇者死刑嗎?杜卡基斯說‘不會’,這讓他看起來是冷血政治家。這個問題后來被認為是決定性的,主持人很多年后仍被問當時發問的意圖。”刁大明舉例說。記者王曉楓
?
?
?
?
相關鏈接:
希拉里與特朗普首辯:來啊!相互傷害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