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總務省近日發布的人口推算結果顯示,日本65歲以上老齡人口數量為3461萬人、占總人口的27.3%,人數與比例均突破歷史紀錄。其中,65歲以上女性占女性總人口30.1%,首次超過三成,男性這一比例為24.3%。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預測,到2030年65歲以上老齡人口的比例將達到31.5%。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高于許多歐美國家,例如超過意大利的22.7%與德國的21.4%。享受日本醫療補貼的75歲以上高齡老人也達到1697萬人,占總人口的13.4%,凸顯出日本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峻性。日本老齡化進程之所以如此之快,一是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老年人壽命延長,二是人口出生率下降使高齡人口比例高居不下。
老齡化壓力之下,日本正面臨勞動力不足、社保費用膨脹等亟待解決的問題。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宣布,2015年度向全國醫療機構支付的醫療費用總額約為41.5萬億日元(約合2.7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人口老齡化及價格不菲的新藥推出給日本財政造成不小負擔。
為了緩解老齡社會壓力、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日本政府于2013年4月修訂了《老年人就業穩定法》,規定企業有義務繼續雇用6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一舉措推動了日本老年人的就業。日本老年學會指出,如今的老年人與20年前相比更有活力,應該讓希望發揮余熱的老年人以雇傭或志愿者的形式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之中。根據調查,2015年,約有730萬日本老年人仍在工作,該數字連續12年增長。目前,約360萬名老年人活躍在大中小企業里,其中約74.2%的老年人以臨時工或小時工的形式被雇傭。日本老年人退而不休、就業率達到21.7%,領先于美國的18.2%和加拿大的12.8%。有分析指出,老年人就業人數的增加,有助于提振日本國內消費。
日本政府將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等定位為經濟增長戰略的支柱。政府大力扶植豐田、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20多家日本企業和研究機構,以產官學合作的形式,通過廣泛合作提升技術實力,共同研發用于醫療和制造業的人工智能技術,期待以此解決老齡化與勞動力不足的棘手問題。
盡管日本政府為了緩解老齡少子化現象做出不少努力,但國民似乎并不買賬。據日本此前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民眾對日本的未來持有悲觀態度,其中多數人認為,日本政府推行的高齡少子化對策收效甚微。也有聲音指出,媒體等日本輿論界對該課題的關注也不夠充分。
?
?
相關鏈接:
北京每五名戶籍人口有一位老年人 老齡化居全國第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