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9月22日,南國都市報《兄弟分得千萬拆遷補償款可憐94歲老母獨留待拆遷房中》一文刊發后,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當天,海口市委書記孫新陽做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妥善安置好老人,嚴厲批評教育不贍養老人的子女,并要求相關部門在發放拆遷補償款時,要切實維護好老人利益。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倆兄弟分千萬拆遷款遺棄母親后續 大哥接母親回家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9-23 14:16

      百善孝為先

      9月22日,南國都市報《兄弟分得千萬拆遷補償款可憐94歲老母獨留待拆遷房中》一文刊發后,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當天,海口市委書記孫新陽做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妥善安置好老人,嚴厲批評教育不贍養老人的子女,并要求相關部門在發放拆遷補償款時,要切實維護好老人利益。

      當天上午11時許,美蘭區委書記龍衛東、區長馮琳等相關領導干部趕到藍天街道辦事處,從中午12時開始直至當天下午3時,經過長達三小時協調處理,最終說服林育英老人的大兒子王英佩、二兒子王英杰,三方簽署了《調解協議》,兩個兒子共同出資為老人購房,并各自出資20萬作為老人贍養費。

      兄弟見面一言不合就要動手

      當天,通過工作人員的努力,林育英老人的兩個兒子、兩個孫子、一個孫女,幾個女兒均來到了協調會現場。由于兩個兒子對于該如何安置老人依然存在爭議,協調會一開始雙方依舊爭得面紅耳赤,而坐在兒子和孫子孫女中間的老人除了指責二兒子做的不對外,就是不停地流眼淚。

      “你這種做法有點太不像話了,太不孝敬了。”在當天協調會現場,大哥王英佩一見到弟弟王英杰就開始大聲罵了起來,稱在分家的時候,根據當地風俗,父母一般跟隨最小的弟弟生活,兄弟倆在蓋房子的時候,他已經將本該是他的宅基地讓給了弟弟,所以弟弟在這次拆遷中才會分到那么多的錢。現在弟弟拿到錢了,卻因母親將其名下的土地拆遷款交給他后,弟弟就要求自己獨自贍養老人。而自己一共有三個兒子,將拆遷款平分后,自己就沒有多少了。

      而弟弟王英杰則稱,自己所分得的拆遷款是應得的,是老母親偏袒大兒子,自己心里不服才會這樣做的。之前老母親跟著自己生活的時候,如果老母生病了也是他一人照顧,有時候還會給老母親洗腳按摩,已經很盡孝道了。

      由于雙方當天爭議依舊很大,在當天的協調會現場,王英杰和王英佩兩人還沒有說幾句話,差點動起手來,好在工作人員攔阻,雙方才未交手。對于雙方的爭論,林育英在場的女兒們幾乎都偏于大兒子王英佩,認為二兒子王英杰的做法太過分。在協調會現場,林育英的兩個女兒多次大聲責罵王英杰的女兒。

      三小時后兩兒子簽下安置老人協議

      盡管雙方爭議很大,但是通過美蘭區主要領導協調和解釋,雙方在爭吵了近3個小時后,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并簽署了安置老人協議。根據協議,大兒子王英佩、二兒子王英杰共同出資31萬余元,為94歲的老母親購買一套50平米的回遷房,做為老人今后的住所。同時兄弟倆各自出資20萬元,在三天之內將這筆款匯入老人賬戶,做為老人今后的生活費用。另外,如果老人這筆款項用完,今后生活、醫療費用不夠,兄弟倆須共同商議出資,妥善安排老人今后的生活。由于老人目前沒有地方住,在回遷房購買之前,由大兒子王英佩將老人接回家中生活。

      據美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協議一式五份,老人及兩個兒子各一份,美蘭區政府持兩份。協議簽署后,藍天街道辦司法所將通過法律的手段,確保老人的兩個兒子必須全力執行該協議。對于兄弟倆未妥善照顧好老母一事,美蘭區委書記龍衛東做出了嚴厲的批評教育,要求兄弟倆及其子女今后必須孝敬老人。

      當天下午4時許,林育英老人已由大兒子接回家中贍養。

      市民紛紛表示

      贍養老人是必須的

      “我很害怕今天簽訂的協議,明天兄弟倆就不認賬了。”藍天街道辦工作人員方先生稱,不管自己有錢沒錢,老人已經94歲了,應該是家中的寶貝,應該是爭著贍養的。現在就因為拆遷款的問題,居然將老母親留在待拆遷房中,這種做法誰都不能接受。

      “其實兩兄弟各自將拆遷款中零頭拿出來,就能好好安頓老母親的。”據藍天司法所一名劉姓律師介紹,他們也多次參與協調兄弟倆關于贍養老人糾紛,但是兄弟倆均不做出讓步。現在通過拆遷,兄弟倆分得近千萬的補償,卻拒絕贍養老人的這種做法,會讓人戳脊梁骨的。

      “我們家就從來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家老奶奶今年80多歲了,我們搬家的時候早就想好了怎么安置她。”居住在龍岐村的王悠文稱,她奶奶也有兩個兒子,兄弟倆在怎么安置老母親方面,基本是聽從老奶奶的意愿。她想自己住,就給她單獨租房,兄弟倆一起出錢;想跟隨兩個兒子過,老奶奶就輪流在兩家住。為了怕老奶奶沒錢花,她父親和叔叔已經約定好了,將從拆遷款中拿出10萬元給老奶奶當零花錢。在他們看來,贍養老人那是必須做的事情。

    ????莫讓一筆拆遷款“拆走”親情

    ??? 新聞快評 邢增豐

    ????《南國都市報》昨天報道了“海口龍岐村兄弟倆獲1100多萬元拆遷補償款,卻因財產分割鬧矛盾,拒養94歲老母”一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海口市委主要領導對此事也做出批示。

    ????人過九旬、子孫滿堂,本應頤養天年,盡享天倫之樂。然而,海口的林阿婆含辛茹苦將8個子女養大后,如今卻獨自守待拆遷房無人贍養。嚴肅地說,因拆遷款鬧矛盾竟然棄自己的母親于不顧,真是情理難容,法理難容!作為子女,贍養父母既是中華傳統美德,又是感激父母給予自己生命的恩情回報,更是法律要求的必須履行的義務。

    ????就該事件而言,無論兄弟倆因何矛盾,積怨有多深,都可以通過協調溝通或者司法途徑來解決,但殃及到無辜的老母親,導致其老來處境如此凄慘,令人扼腕嘆息。相信林阿婆此時此刻的復雜心情,沒有人能夠體會得到,她不可能不內疚、不傷心。畢竟,自己辛苦了一輩子,對自己的孩子傾注了大量心血,操勞了一生,可如今兄弟倆卻因一筆巨額拆遷款反目成仇,打破了家庭昔日的平靜,這事發生在誰身上都是難以接受的現實。

    ????沒有錢萬萬不能,但是有錢不一定任性。筆者建議,作為林阿婆的子女們看到媒體報道后,不妨做一個深刻思考和自省:金錢能滿足得了物質需求,但能買來家庭幸福嗎?能買來彌足珍貴的親情嗎?天底下還有什么比孝敬、贍養父母更偉大的呢?無論你擁有多少財富,兄弟和母親的血緣身份是永遠改變不了的,也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更何況,人總有老的那一天,總有需要子女贍養的那一天,如果為人子女者都是這樣忤逆不孝對待自己的父母,說不定自己的明天就是今天的悲劇重演。

    ????一筆拆遷款,“拆走”了血濃于水的親情,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當親情和金錢相互沖突時,追求錢財,追逐更優厚的物質生活享受,這本無可厚非。但無論如何,我們千萬不能被金錢蒙蔽雙眼,忽視了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斷送了親情失去親人。

    ?

    相關鏈接:

    海口白坡里巷道遭“開膛破肚” 一個多月未修復
    海口海秀路兩處燃氣管道被挖壞 北京飛利、四川國豐被罰款
    水源被污染 海口甲子鎮新民墟缺水問題何時休?

    ?

    相關鏈接:
    水源被污染 海口甲子鎮新民墟缺水問題何時休?
    海口海秀路兩處燃氣管道被挖壞 北京飛利、四川國豐被罰款
    海口白坡里巷道遭“開膛破肚” 一個多月未修復
    [來源:南國都市報] [作者:張期望]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