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銀 羅津
近年來,海南省普惠金融得到快速發展,消除了全省金融服務鄉鎮空白點,農民小額貸款貼息政策不斷完善,小微企業貸款可得性穩步提高,基本實現了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但縣域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網點建設還不充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沒得到有效解決,消費者基礎金融需求多樣性還沒得到有效滿足,金融資源配置不均衡、特殊領域和群體的融資問題依然存在。
為了構建廣覆蓋、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我省日前出臺《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多措并舉,推動普惠金融發展。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
構建多元化金融組織體系
我省鼓勵各類銀行機構支持海南農墾建設,打造一批農墾風情小鎮和美麗農場項目,以產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帶動貧困農場職工脫貧致富;要求國開行海南省分行、農發行海南省分行要加大對農村和貧困地區公路、水利、電力、能源、生態環境等基礎設施和文化、醫療、衛生、助學等民生領域的中長期信貸投放;鼓勵國有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省內分行增設鄉鎮、城市社區分支機構和網點;鼓勵海南銀行加快縣域分支機構及網點布局,在小微企業集中區域和城市大型社區開設小微支行、社區支行。
我省推動小額貸款公司加快接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支持小額貸款公司轉型升級為專業的農業、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加大對 “三農 ”領域、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推動符合條件的融資擔保機構在縣域設立分支機構或開展業務,強化對涉農企業、小微企業和扶貧項目的擔保融資服務能力。探索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讓更多的農戶、企業獲得風險保障。
完善金融機構在金融服務空白鄉鎮新設信貸營業網點的財政獎勵制度,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對在基層鄉鎮開設農業保險營銷服務部的保險公司予以獎勵,對農業保險險種年度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7%以上,且賠付率達70%以上的經辦機構予以獎勵。設立推進金融改革試點補貼,對納入國家級和省級金融改革試點的市縣,試點期間每年分別給予試點市縣50萬元和30萬元補貼。優化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方式,拓寬中小企業貸款渠道,支持通過擔保、信用保證保險等方式,降低融資成本。
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引導資金回流縣域和農村,幫助當地特色種養業、小微企業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經濟效益較好的優勢產業項目;鼓勵金融機構探索開展“審批+培植”信貸模式,為各類中小微企業快捷融資提供便利。
在農村開展小額綜合保險業務,我省試點開展農村“兩權”抵押貸款保證保險、農民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及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拓展農機保險、農業基礎設施保險、小額人身保險業務;發展滿足老年人尤其是失獨老人保障需求的健康養老保險業務,引導保險資金參與海南省健康養老、文化教育、醫療和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設。
我省還將盡快組建省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建立健全抵(質)押物確權、評估和流轉交易機制;強化風險分擔機制建設,推動設立省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和省級再擔保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做大做強政府出資的融資擔保機構。
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提升便利性
當前,海南正規范、提升和完善“村村通”金融服務點的服務功能,鼓勵有關銀行采取便民金融服務點、金融電子化機具、電子渠道等提供簡易便民服務,并逐步完善查詢、銀行卡、小額貸款申請受理和多種代理業務等服務功能。支持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和網點采取靈活、便捷的方式接入人民銀行支付系統或其他專業化支付清算系統;推廣農村信用體系試點,推進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電子信用檔案建設。
我省正不斷完善貨幣信貸政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或者盤活的信貸資源按一定比例配置到小微企業和“三農”等領域;加強財稅政策支持,落實小微企業和 “三農”貸款的相關稅收和補貼扶持政策;健全金融監管激勵機制,將普惠金融推進工作與監管評級、市場準入相掛鉤,對開展較好的機構在監管評級、市場準入等方面予以傾斜。
到2020年,在全省范圍內基本構建機構健全、產品豐富、服務便利、低收入群體和薄弱領域金融可得性顯著增強、金融消費者權益意識和保護力度明顯提升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特別是要讓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促進我省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
(海口網9月20日訊)
?
相關鏈接:
澳大利亞金融部長科曼:非常期待G20杭州峰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