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31日消息(記者光明)來自海峽兩岸近百位農業專家學者及公司代表,近日參觀考察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就借鑒臺灣農業發展經驗推動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建設,深化兩岸休閑觀光農業合作進行研討。記者30日從省農業廳了解到,海南堅持把農業真正打造成為經濟“王牌”的理念,學習借鑒臺灣休閑農業發展成功經驗,力爭到“十三五”末全省休閑農業綜合收入突破35億元,年接待游客1500萬人次,從業人員3.5萬人。
臺灣9成優良品種引進海南
1999年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海南)試驗區成立后,積極引進臺灣優良品種培育。據初步統計,現有試驗區正常經營的臺資企業中,80%以上具有不同程度的育種制苗能力;臺灣90%以上的優良品種已成功引進海南,為滿足海南熱帶特色農產品的升級換代做出了貢獻。
目前試驗區有臺資水果生產基地(農場)180多個,在承租的22萬畝中有1000畝以上的基地34個,并實施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和規模化生產。臺資花卉生產基地8個,約5300畝,主要生產的品種有蘭花、火鶴花、發財樹等。臺資海淡水養殖基地共50個,約7800畝。主要產品有中華鱉、單性羅非魚、鮑魚、對蝦、綠藻等。甘蔗良種生產基地有8個,約1.8萬畝。3家規模性的臺資企業經營休閑農莊、約4012畝。主要以開發科技農業、高效農業為基礎,休閑度假、觀賞于一體,使農業開發由生產消費領域向休閑消費領域拓展。農產品保鮮加工貿易方面,目前試驗區有臺資加工企業70多家,主要涉及魚產品、木材、食品等加工。
臺資農業企業通過20多年的探索和市場競爭,投資行為日趨理性,臺資企業與當地農民分工與合作日趨明顯,海水養殖成為新的熱點和亮點。臺資企業引進的許多優勢品種,成為海南“拳頭產品”和“名牌產品”。
學習借鑒臺灣休閑農業經驗
近年來,省農業廳每年都組織市縣休閑農業主管部門、鄉鎮和企業等有關人員到臺灣學習考察,邀請臺灣休閑農業專家來瓊參加休閑農業論壇,介紹臺灣休閑農業發展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在此基礎上,省農業廳先后研究建立健全推進休閑農業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2015年省政府還印發了《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意見》,明確將發展休閑農業納入其中。省旅游委根據《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鄉村旅游的意見》的要求,從2013年起,每年從省旅游產業發展資金中安排不少于1000萬元的鄉村旅游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對重點鄉村旅游項目規劃和開發建設,根據建設規模和標準給予不同額度的資金補助。
省農業廳和省旅游委密切配合,積極推進中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創建活動。目前我省已有保亭、瓊海、定安三個市縣成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文昌龍泉香園等12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有34家休閑農業經營主體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評定。我省還以熱帶觀光果園為載體,推動我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設,今年計劃對20個熱帶果園進行旅游化改造,促果園變景區、農產品變旅游商品,促進產業融合、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我省還鼓勵更多的臺資企業利用自身的優勢發展休閑農業,開展休閑農業示范點和熱帶觀光四季果園創建,促進休閑農業提檔升級。
?
?
相關鏈接:
海南與荷蘭農業企業在荷蘭舉行簽約儀式
兩岸近百位專家考察海口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
陵水獎勵農產品認證和農業品牌創建 最高可獲20萬元
海南農業廳表示“三品一標”認證不收費 謹防受騙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