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抗先
勇摘“乙肝大國”帽子的帶頭人
很多人問駱抗先,耄耋之年、功成名就,為什么還這么“拼”?這是因為,摘掉中國“乙肝大國”的帽子是他的畢生抱負。中國約有10%的慢性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廣東省比例更高達15%至20%。為此,駱抗先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投入了病毒性肝炎研究,一手創辦了醫院的肝炎基礎實驗室。
1996年底,武漢某軍事學院700多名學生轉氨酶不明原因增高,疫情面達61%。作為全軍傳染病專業組組長,駱抗先當仁不讓地來到疫區,一頭扎進調研中。消毒、收集與分析血清和糞便樣本、前往外訓基地調查,他凡事親力親為,新年的鐘聲敲響時,他還在一點一點地收集病人大便和血清標本。回到廣州,駱抗先與專題攻關小組通過一年多嚴謹的動物實驗和分子病毒學實驗,經歷無數次失敗,終于鑒定出一種新的病毒基因組成段。這是繼甲型和戊型肝炎后發現的世界上第三種經胃腸傳播的肝炎病毒,這一重大發現,為人類探知新病毒所導致的肝炎寫下重重一筆。
除此以外,駱抗先還是國內最早將分子生物技術引入乙肝研究的專家,發現了中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陰性感染者的病毒變異,并在國內率先進行了病毒性肝炎細胞凋亡的發病學意義研究。他提出的“無癥狀慢性活動性肝炎”新論點,更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