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舉措 選出新班子 換出新活力
8月8日,海口市444個村(社區)“兩委”班子全部圓滿完成換屆選舉工作任務。
在全省市縣中,海口是唯一在半年時間內需要完成村、鎮、區、市四級班子換屆的,換屆層級最多、范圍最廣、任務最重、選情復雜。
為此,海口市委、市政府把抓好今年村級組織換屆,建設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和強力推進“雙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項目建設、棚改等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通過一系列工作方式的創新,全市村級組織換屆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全市248個村和196個社區共選舉產生“兩委”班子成員3163名;村(社區)書記、主任“一肩挑”比例99.5%,比上屆提高12.8個百分點;黨組織成員交叉任職率比上屆提高12.2個百分點;班子成員大專以上學歷的占37.4%,比上屆提高7.2個百分點;班子成員平均年齡41.5歲,比上屆降低0.6歲……
理念創新:
從“富人治村”到“賢人治村”
“要毫不含糊、旗幟鮮明地把政治標準、政治要求放在第一位,強力推動農村治理模式由傳統的‘富人治村’‘能人治村’向‘法治治村’‘賢人治村’現代治理轉變。”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孫新陽的要求擲地有聲。
海口市委成立了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領導小組,各區、鎮(街)派出工作組,走村入戶,“面對面”“一對一”聽取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重點難點村“解剖麻雀”“把脈問診”。全市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系和責任落實機制。
秀英區東山鎮重點難點村數量較多,村情復雜,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為此,秀英區委專門成立了由組織部長任組長的工作指導組,
抽調多名業務骨干常駐東山鎮開展工作,并從區委組織部選調了一名熟悉換屆業務的科級干部掛職擔任鎮黨委副書記。由于措施有力,工作局面迅速打開,7個重點難點村順利完成換屆工作。
龍華區城西鎮丁村受項目征地、政府拆違等因素影響,干群關系一度緊張,區委選派工作組深入村里認真細致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并及時公開村務、財務等,消除了影響穩定的隱患。
瓊山區紅旗鎮有10個村的黨支部書記因受處分不能繼續提名,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波動較大,在市、區組織部門的指導下,鎮黨委采取“一人一策”的辦法,反復談心談話、討論醞釀、篩選甄別,提出了組織和群眾滿意的人選,并在選舉中高票當選,該鎮提前2個月完成換屆工作。
美蘭區演豐鎮北港村歷來是換屆的重點難點村。該區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長、包點副區長等區領導靠前指揮,堅持吃住在村里,確保選舉依法依規按程序操作,平穩順利完成選舉任務。
換屆中,對不合格、不稱職或能力偏弱、年齡偏大、群眾不滿意的村(社區)“兩委”干部,堅決撤換。全市村黨組織書記換了24.3%,村(居)委會主任換了21.2%,其他成員換了32.8%;把41名長期不在村里居住、忙于做生意、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履職的人員剔除出班子;把52名鄉村教師、鄉村醫生、退休干部等鄉賢人士代表和453名在“雙創”、棚戶區改造、重點項目建設等中心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黨員群眾推選進村(社區)“兩委”班子。
選人創新:
從“選出村官”到“優選村官”
選什么樣的人,如何選對人、選準人?這個問題貫穿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始終。
選什么樣的人,現代通訊手段也能幫上忙。秀英區互聯網小鎮石山鎮發揮“互聯網+”的平臺優勢,在每個村都設立換屆微信群,通過拉家常、聊換屆,動員不少在外地打工的黨員和村民回村參加選舉,使該鎮在全市22個鎮中率先完成村級組織換屆工作。
如何選對人?為了解答這個問題,瓊山區云龍鎮也有“新點子”。該鎮組織候選人與黨員群眾見面,讓候選人在選舉大會上發表競職演說,介紹自己的成長經歷、工作實績、履職設想、競職承諾,回答黨員群眾提出的問題,讓黨員群眾在充分聽取候選人陳述的基礎上作出選擇,選出自己滿意的人選。
如何選準人?著力破解后備力量不足、合適人選難找的難題。
各區、鎮(街)黨(工)委認真比對村級組織候選人6條標準,結合日常表現、績效考核等情況,從符合條件的人選中確定重點培養對象835人,安排他們參加培訓及實踐鍛煉,有效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
此外,海口市將每個村(社區)“兩委”班子每年工作經費從9.7萬元提高到30萬~40萬元;村“兩委”班子成員生活補貼平均水平從1171元/月提高到1941元/月,書記、主任補貼達2750元/月……這一系列的舉措,有效激發和調動了基層黨員群眾參與換屆選舉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組織創新:
從“單純換屆”到“整頓加強”
海口市委把村級組織換屆與加強基層黨建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做到“邊換屆邊整頓邊加強”,實現了換屆與黨建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同步出臺《關于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海口市村(社區)“兩委”班子及成員績效考核指導意見》《關于在全市基層黨組織中全面推行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從宏觀層面的政策頂層設計到微觀層面的具體操作進行謀篇布局,對當前和今后加強基層黨建目標、任務、措施作出戰略安排,著力提升全市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同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海口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紀念建黨95周年——海口市黨員干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暨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電視知識競賽,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強化黨性修養,增強政治意識、大局觀念;組織鎮(街)黨(工)委書記深入村(社區)圍繞換屆工作講專題黨課,引導村(社區)“兩委”干部正確對待進退留轉,保持良好的工作和心理狀態。
同步打造“我是共產黨員”欄目。在海口廣播電視臺、海口日報、海口網等新聞媒體同步推出“我是共產黨員”專欄;在換屆期間突出宣傳、表彰馮爾銘、洪義乾等一批在服務村民、推動農村發展中踏實肯干、默默奉獻的農村黨員干部的先進事跡。
同步推行“一核兩委一會”鄉村治理結構。龍華區新坡鎮是全省第一個成立鄉賢協商會的鎮。該鎮以村級組織換屆為契機,在下轄的行政村全部成立鄉賢村務協商會,充分發揮鄉賢人士鄉村發展“智囊團”、產業升級“火車頭”、維護穩定“穩壓器”的作用,組織198名鄉賢人士參與村務管理、鄉村建設。目前,全市248個行政村中已經有178個村建立了村務協商會。
?
?
相關鏈接:
海南19市縣擬定于11月召開黨代表大會進行換屆選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