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至10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舉辦“草原絲綢之路——巴彥淖爾化石高層論壇”。期間,在當地烏拉特后旗新近發掘出的一具大型恐龍骨架化石首次亮相,引起專家的關注。
這具恐龍化石長8米左右,是目前內蒙古首次發現的早白堊世大型鴨嘴龍類恐龍,也是近二十年來內蒙古發現的最為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2012年,內蒙古龍昊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技人員對陰山以北的潮格溫都爾北部地區進行恐龍地質遺跡調查時,在楚魯廟一帶發現了一具鴨嘴龍類恐龍化石。科考隊對恐龍化石進行了系統發掘。科考人員發現該具恐龍化石可能為新類型,它的牙齒、分布骨骼均與已發現的鴨嘴龍化石有較大的區別:牙齒具有明顯的橫紋,四肢骨骼粗壯,頭骨結構復雜。現已發現的骨骼有較為破碎的頭骨,保存完好的上頜骨和下頜骨,牙齒排列整齊,顯示出成年期個體牙齒的特征,脛腓骨保存完好,后趾骨保存完整,主要部件骨骼齊全。真骨化石占整個骨架的90%以上,是近二十年來內蒙古地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該具恐龍化石骨骼保存率達70%~80%,包括頭、頸椎、胸腰椎、腰帶、前肢、后肢和十分完整的尾部。
同時,在挖掘出該具恐龍化石的白堊統地層中,科考隊首次發現熱河生物群的球蜆、東方葉肢介、三尾擬蜉蝣、介形蟲化石以及松柏類植物化石、球果化石等。熱河生物群是我國早白堊世極其重要的生物組合,在研究生物演化、地層時代劃分、巖相古地理分析和古生態學方面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
(圖為恐龍骨架化石。 資料圖片)
?
?
相關鏈接:
研究:全球化石燃料若耗盡 地球將比預測更不宜居
“化石費用”至今還在收 手機國內漫游費何時能取消?
印尼發現“霍比特人”化石 或與人類擦肩而過
云南發現多飾維納斯魚化石 系兩億多年前新鰭魚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的直立人下顎骨化石 已有280萬年歷史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