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記者巡街”第二十四彈結束啦!】曾經的“插花地”-丘海一橫路經過整治和管理,如今脫掉了“臟亂差”的舊衣,換上了美麗的新衣,驚艷到你了么?!“記者巡街”第二十四彈就在這和大家說再見了!快來和小編咱隨便嘮嘮。(海口網 劉杰)
20:20【環衛工人搖鈴取垃圾 沿街居民紛紛點[贊啊]】據負責丘海一橫路主干道環衛工作的工人介紹,沒有搖鈴取垃圾這一服務前,沿街店鋪門前經常堆放著垃圾,嚴重影響街道美觀,也影響居民的生活環境。如今,不僅街道的面貌得到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也得到了提升。(海口網 見習記者李萬內)
20:18【社區人員勸導、督促市民做好“門前三包”工作】丘海一橫路愛華社區主任吳雪丹告訴記者,這里有兩組工作人員,每天從凌晨5時到晚上8時,對街道店鋪“門前三包”、路面整潔情況等,進行巡查、督促和勸導,保障“雙創”工作落實。(海口網 王秋芳)
20:15【曲徑通幽處 最美小巷口】19時許,記者巡至丘海一橫路段,該路段間穿插的小巷干凈整潔,地面一塵不染,已然換了新顏。頗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感!小巷也增添了些許韻味!(海口網 見習記者李珊珊)
20:10【有制度規范的垃圾中轉站,你見過嗎?】一個干凈整潔的垃圾中轉站,離不開規范化的管理。記者在海口港社區便民點的垃圾中轉站內墻上看到,《垃圾中轉衛生保潔制度》《垃圾中轉站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垃圾中轉站消防管理制度》一應俱全。規范化,流程化的管理是一個干凈的垃圾中轉站的重要保障。(海口網見習記者黃暉)
20:02【合理設置垃圾桶 街道路面變整潔】在丘海一橫路主干道上,記者看到,道路兩旁每隔五十米就設置一個垃圾桶。據環衛工人介紹,設置垃圾桶后,市民隨手丟垃圾的習慣得到改善,街道也干凈了。(海口網 見習記者李萬內)
19:58【電動集中停放 便民又利民】在海口港社區便民點,記者看不到電動車隨意停放。原來附近的電動車都集中停放在了一處。集中停放電動車,不僅有利于居民的通行,更保障了電動車的安全。(海口網 見習記者黃暉)
19:52【環衛工人,您辛苦啦!】記者在海口港社區便民點旁看到,傍晚時分,一名環衛工來回巡街清掃,保持路面整潔。(海口網 王秋芳)
19:50【流動的紅袖章】海秀街道海口港社區便民點干凈整潔,除了環衛工人們時刻保潔,當然還少不了我們的“雙創”監督員,該出手時就出手!(海口網 謝運超)
19:40【道路功能劃分規范】丘海一橫路主干道劃分為雙向兩車道,道路兩旁均設置了充足的停車位供市民免費停車,人行道設置也十分合理。(海口網 見習記者吳勇輝)
19:35【明亮整潔!垃圾中轉站讓你刮目相看】海秀街道海口港社區便民點的垃圾中轉站,白色的墻面整潔如新,地面看不到任何的垃圾堆放,中轉站內聞不到任何異味。工作人員不時給站內進行灑水清潔作業,保持中轉站的干凈衛生。(海口網 見習記者黃暉)
19:28【文明宣傳畫扮靚便民疏導點】在丘海一橫路的海口港社區便民點里,記者看到一幅幅精心設計的文明宣傳畫,亮麗的色彩、優美的文字,扮靚了整條街道。(海口網 見習記者李萬內)
19:18【各家水果爭香 社區親切便民】記者來到位于丘海一橫路旁的海秀街道海口港社區設置的便民點,一排水果攤位整齊排列,市民能夠在此買到各類新鮮的水果。(海口網 見習記者李珊珊)
19:10【便民疏導點服務超多的!】海口港社區在人流集中地段設置了提供修鞋、修表、縫衣服等服務的攤點,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海口網 見習記者吳勇輝)
19:00【“記者巡街”第二十四彈來啦!】曾經無人管的“插花地”,在海口“雙創”模式下,如今有怎樣的變化呢?7日下午,海口日報社“記者巡街”全媒體報道組來到丘海一橫路,直擊“雙創”模式下“插花地”之變,歡迎網友們參與互動~~~(海口網 劉杰)
?
?
相關鏈接:
“記者巡街”走進海口老居民區 垃圾不落地生活大變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