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們在描述全球經濟復蘇進程時,2016年7月22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內擺放的這張圓桌,想必會被一再提及。
其一是因為分量之重。圍坐在這張圓桌旁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總理,以及6大國際經濟金融機構的負責人。他們之間的對話和表態,對全球市場預期和經濟治理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其二是因為規格之高。已有敏銳的媒體梳理發現,由中國倡議舉行的這次“1+6”對話,不僅在中國尚屬首次,在全球也不多見。其三是因為發出的信號之強。這場圓桌對話,從形式到內容,凸顯的正是中國歷來倡導的“全球化”與“多邊主義”的開放形象。這向國際社會傳遞出強烈的信號——唯有各方攜手并進才能共克時艱,開放共享、貿易自由而非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才是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的對癥藥方。
不妨來聽聽中國總理與6位國際組織“掌門人”的聲音吧——
中國總理李克強倡議: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不及預期,英國公投脫歐一度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全球貿易持續低迷,以孤立主義、保護主義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抬頭。我們還是應該把推動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發展放在首要位置,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這就需要世界各國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共同促進世界經濟復蘇。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會后共見記者時主動談及這場圓桌會的“意義所在”:世界很多國家對全球化、多邊主義出現抵制傾向,因而此次會議舉辦恰逢其時,重要性更不言而喻。“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李總理積極倡導多邊主義,倡導全球協作精神,這是一個非常明確而重要的信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