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隊員整裝待發(fā)。楊東 攝
“百世修來同船渡,千生修來天仙配”。此間7月24日,“同船渡·天仙配”同心劃船賽在舉世聞名塔里木河——三河匯聚之源的一灣碧水里火熱舉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六團的近百對夫妻同心劃槳,劈水斬波,奮勇爭先。
這里曾經是塔里木河的一段河床,河床改道后,十六團斥資將其改造為數百畝的荷花池和數公里的湖泊,一座拱橋飛架其上,把湖分成兩片,人們親切地稱之為“東湖”“西湖”。每年夏秋,荷花池映日連天碧綠,荷花盛開如火如荼;從高處鳥瞰,兩片湖猶如兩個如意狀的碧玉鑲嵌在十六團新開嶺鎮(zhèn)的南側,讓這一方熱土更加靈動清秀。
裁判員“開始”的聲音落處,只見選手奮力劃槳,爭先恐后。楊東 攝
這天,天空湛藍,約500米寬的湖水清澈溫潤,藍天白云倒映在湖面,如詩如畫;遠望湖中劃船人猶如天仙般愜意自如;湖兩岸游人如織,大家懷著深深的祝福來觀看比賽。
據了解,比賽分別為結婚3——5年的“新婚組”,結婚10年組,結婚20年組;每組20對夫妻參賽,每組的第一名參與三個組別的決賽;每個組別決出一、二、三名,由團領導頒獎;比賽最后還邀請5對金婚老人及其子女參加表演賽。
參賽者雖然長期勞動的手十分有力,但是,冠軍卻是智慧、默契和力氣高度結合的結果。楊東 攝
據悉,參賽選手全部是來自十六團連隊的職工。之前,他們在棉田、棗園里勞作,初次參加水上比賽,心情著實格外興奮、緊張。裁判員“開始”的聲音落處,只見選手奮力劃槳,爭先恐后;有的船直線前進;有的船原地旋轉;有的船原本遙遙領先,卻突然船身橫過來,自己前行不得也干擾得其他船不能前行——兩岸觀眾不斷搖旗吶喊,叫陣助威,也無濟于事。觀眾發(fā)現(xiàn),在劃槳時夫妻配合默契、左右用力均勻,才能確保船直行向前;配合稍有不當,船必然左旋右轉——參賽者雖然長期勞動的手十分有力,但是,冠軍卻是智慧、默契和力氣高度結合的結果。
據了解,塔里木河環(huán)塔里木盆地蜿蜒東流,消失于臺特瑪湖,全長2179公里,流域面積19.8萬平方公里,哺養(yǎng)當今南疆700萬人口,被稱為“母親河”。
有的船原本遙遙領先,卻突然船身橫過來,自己前行不得也干擾得其他船不能前行——兩岸觀眾不斷搖旗吶喊,叫陣助威,也無濟于事。楊東 攝
塔里木河由發(fā)源于昆侖的和田河、葉爾羌河和發(fā)源于天山的阿克蘇河在這里交匯而成,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六團的連隊星羅棋布于三河相夾的陸地和塔河兩岸,團部坐落在塔河以北一公里的新開嶺。
塔里木大學西域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阿拉爾市副市長廖肇羽稱,塔河孕育了環(huán)塔克拉瑪干的文明,曾經為古絲綢之路做出重大貢獻。今天,仍然必將為新絲綢之路綻放異彩。十六團人借塔河發(fā)展旅游文化事業(yè),有著特殊的意義。
?
?
相關鏈接:
新疆大型網絡文化活動“融情·微紀錄”啟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