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海口秀英區:以民為本 “雙創”生活更幸福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7-20 09:25

    小手拉大手,“雙創”宣傳進萬家。 (圖片由秀英區委宣傳部提供)

      解民憂:解決困難群眾長遠生計

      秀英區堅持把“雙創”工作當成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打造,把民生小事當作“雙創”大事抓緊抓實,同時也贏得越來越多的群眾對“雙創”工作的理解和參與支持。

      海口港社區港西小區居民許國盛,靠著一輛小三輪、一罐煤氣、幾張小桌的小吃攤,養活了一家子人。海口開展“雙創”工作后,城管、街道辦等部門加大了對占道經營的打擊力度,為配合“雙創”工作,他自覺關掉擺了21年的小攤轉產。網友將他的情況反映到網上后,去年11月22日中午,秀英區委書記張霽帶領多部門負責人,冒雨上門看望慰問許國盛并送上5000元救助金。根據其家庭收入實際情況,區民政部門將其列為困難戶,給予必要救助;為解決他家長遠生計,安排在港豐市場改造升級后,由區商務部門協調一個攤位,幫助解決經營問題。

      秀英區委、區政府通過此事舉一反三,專門研究幫助解決原占道經營群眾轉產就業、生活困難等問題。在全區排查一些原來的流動攤、占道經營者,對生活確實困難的,要求符合低保條件的納入低保或給予臨時救助;今后農貿市場改造和疏導點建設完成后,優先解決這部分群體的攤位設置和就業問題;同時多開發一些公益性崗位,優先解決這部分群體就業。

      7月13日下午,正在升級改造的港豐市場東側,臨時設置了一處便民生活點,不僅有一排水果攤,還有擦鞋、修鞋攤。正在擦鞋的婦女王淑琴說,她原來靠在市場周邊挑著擔子流動販菜,因擔心城管查處,不僅提心吊膽,收入也不穩定,晴天暴曬,遇上下雨天就沒有生意。“雙創”開始后,她再也不能占道“打游擊”了。就在王淑琴為家庭生計發愁時,她接到了街道辦的電話,問她是否愿意到便民生活點從事擦鞋、修鞋工作。“不收一分錢的租金,攤點都設置好了,不怕風吹日曬,我當然愿意了。”王淑琴說,現一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比當初占道“打游擊”收入提高了一倍。

    改造后的秀華路美觀大方。 記者張俊其 攝

      順民意:讓群眾生活更便捷舒心

      社區是服務群眾的前沿窗口。日前,記者深入秀英城鄉社區看到,接待群眾辦事的便民服務大廳更寬敞了;居民在社區家門口就能圖書閱讀、健身;未成年人在社區可以學習輔導,還可免費接受心理疏導和咨詢……這些便民舒心的舉措,都是秀英區開展“雙創”后切實給群眾帶來的新實惠。

      海榆西社區原在業里村租房辦公,雖上下二層,但加起來不到70平方米,尤其是設在一樓的便民服務大廳,也是二樓通道,有時來辦事的群眾較多,擠得都轉不過身。為達到國家社區標準和“雙創”要求,該社區于去年6月開始進行升級改造,并于同年11月底投入使用。升級改造后的社區場地面積達到了386平方米。二樓的便民服務大廳設有網格服務、民政服務、社保服務等9個窗口,顯得非常寬敞。該層還設有獨立未成年人活動室、志愿者服務站;三樓則是可容納六七十人的道德講堂、圖書閱覽室和黨員之家及辦公室。

      前來民政窗口辦事的社區居民王女士說,“現在來社區辦事感覺很舒心,辦事很方便。”她稱許多居民像她一樣,平時只要有空,就喜歡來社區閱覽室看書。

      老人都貪戀自己的“窩”,在家門口享受養老服務是許多老人的愿望和期盼。在西秀鎮福永村,一棟2層的小樓白墻藍磚,加上獨特的檐廊,相比周邊的民房,更加漂亮與新潮。這是福永村新落成的老人日間照料中心,面積300多平方米的老人日間照料中心按照規劃設置,既有閱覽室、文體活動室、醫務室,還有電視、健身器材等。據介紹,該中心投入使用后,身處農村的老人也能享受到護理員、社工、志愿者的貼心服務,滿足在家門口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海玻路因緊靠海玻市場,原來因占道經營嚴重,加上車輛亂停放,這條400多米的道路擁堵異常。7月15日,記者行走這條路,見經改造的該路面變身成“15分鐘便民生活一條街”,在入口的一面墻壁處張貼著顯眼的便民服務示意圖,市民按圖索驥就可找到所需要的服務。這條便民街統一店鋪招牌,沿路開設有餐飲店、老爸茶店、雜貨便利店、藥店、電器維修、理發、社區衛生服務站、學校等,沿街59家商鋪服務含蓋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業態非常豐富。

      在兩棟居民樓中間的空地上,設置為擦鞋、修鞋、修傘服務點。此處統一設置了臺桌、用低矮的圍欄分隔開,共8個攤點,中間整齊地擺放著盆花。據秀英街道辦副主任林小瑜介紹,這些攤點優先安排轄區殘疾人、困難戶、原流動攤販免費經營。湖北籍外來婦女鄒弟意原為流動攤販,如今她不用花一分租金在此處擦鞋,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現在不用日曬雨淋,有了固定的攤位,再也不用與城管‘躲貓貓’了。”她高興地說,“雙創”連她一個外來人員也跟著沾光受益。

      (海口網7月20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區:敢為人先 爭當“雙創”領頭雁

    訪海口秀英區委書記張霽:砥礪前行 打贏"雙創"攻堅戰
    因“創”而變 秀英煥發新活力
    ——海口秀英推進“雙創”工作一周年綜述

    見證海口秀英小街之變:曾經糟心路如今變坦途

    ?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謝大強] [編輯:林明洋] 
    熱詞推薦:雙創_海口雙創_海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_海口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_海口市創衛_海口創文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