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13日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海斗深淵前沿科技問題研究與攻關”項目組19位科研人員在專項首席科學家丁抗研究員、航次首席科學家彭曉彤研究員的帶領下,利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了該專項的第一次深淵科考任務,于7月13日返航青島。
據介紹,科考隊員6月3日從廈門出發,歷時40天,在馬里亞納海溝執行了9次載人深潛科考任務和系列常規調查作業任務,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彭曉彤、張海濱、賀麗生、丁抗、吳時國、杜夢然、王勇、張宇等8位科學家到達5000余米的深淵領域,最大下潛深度6686米。
本次科考獲得了一批珍貴的深淵結殼、巖石、沉積物、生物及近底海水樣品,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頻照片資料,對深淵海底地質現象有了新發現,完成了既定科考任務,取得了良好的作業效果。科考成果為中國持續深入開展深淵科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開局,使得中國系統地開展深淵地質、生物、環境科學研究成為可能。
本次深淵科考也進一步考驗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大深度作業性能和功能,鍛煉了中國載人深潛作業及運行維護團隊。(完)
?
?
相關鏈接:
三亞:中科院深海所通過驗收 成我國首個深海科研基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