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黃燈籠辣評>文化教育>

    圍觀高考狀元背后對社會流動的深切渴望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6-06-28 09:48

      隨著各省市高考分數線陸續公布,新一批的高考狀元也開始陸續浮出水面了。2016河北文理高考狀元均來自衡水中學,衡水中學外宣科主任張永介紹, 6月22日晚上,兩位狀元已被兩所名校接到北京。(6月23日《河北日報》)

      每到高考放榜,狀元們都會成為耀眼的明星。在激烈的高考競爭中拔得頭籌的狀元們,生動地詮釋了“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為了爭搶高考狀元,兩所實力不分伯仲的知名高校,依然在競賽場里鉚足了勁。盡管全社會對高考狀元的認識漸趨理性,老百姓卻依然不乏圍觀高考狀元的熱情。

      處于金字塔塔尖的高考狀元,在學校和專業上具有廣闊的選擇空間;在高考考試難度下降、高分段考生人數增多的格局下,知名高校為何還是對高考狀元趨之若鶩?說到底,名校從來都不缺乏優質生源,他們更在意的是高考狀元的符號效應;在招生爭奪戰中,招攬的高考狀元越多,似乎就意味著這所學校更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如果說炒作高考狀元出于功利和算計,老百姓對高考狀元的圍觀則根源于對社會流動的深切渴望。在利益固化、階層板結的當下,高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流動渠道,是寒門學子“知識改變命運”的最大希望所在;尤其是對農家子弟來說,高考是他們實現階層跨越和人生突破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徑。

      盡管“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在科學性和公正性上還急需改革和創新,但它依然是當下最具公信力的考試制度。高考承載著老百姓對“讀書有用論”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高考狀元也從某種意義上成為一種象征符號——對于那些無“爹”可拼的人們來說,對于那些缺乏財富、權力、關系等社會資本的家庭來說,只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奮斗,就可以參與高考這場平等競爭;作為學習精英的高考狀元,贏得公眾的尊重和社會認同也是一種正?,F象。

      正如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所言,“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一項調查顯示,高考狀元們在職場上表現遠低于預期,除學界和文學界已出現少數幾位“職場狀元”外,大部分狀元的職業成就并不突出。究其原因,人生是一場長跑,一步領先并不意味著步步領先;更何況,伴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人才標準逐漸從知識型、技能型人才向創新型人才過渡,高考狀元在一個領域脫穎而出,并不意味著他們在其他領域就是佼佼者。

      社會流動的藩籬越樹越高,通過高考來尋找一種人生突破的可能性,成為老百姓普遍的利益訴求。圍觀高考狀元的背后,隱伏著老百姓對縱向社會流動的心理期望和價值期待。圍觀高考狀元,并不意味著要對他們進行過度消費和利用。

    [來源:燕趙晚報] [作者:楊朝清] [編輯:吳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